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兴王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兴王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献帝和献王是什么关系?
献帝和献王是同一个人,就是兴献王朱祐杬。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他和明孝宗朱佑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朱祐杬成人后被封为了兴王,按照明朝宗室的规定亲王在成年后必须前往封地管理封地,于是朱祐杬就前往了在荆襄大地的封地,朱祐杬身体不好,最终英年早逝只留下了年幼的儿子朱厚熜继承王位,朱祐杬被朝廷追谥为献王,即:兴献王朱祐杬。本来只是兴王的朱厚熜由于堂兄正德皇帝突然病逝且没有子嗣,于是在宗室的选择下血脉最接近皇室的兴王朱厚熜继承皇位,是为: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后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朱祐杬祭拜,于是就打算追受父亲为献帝,至此和大臣开始了多年的拉锯,最终成功追封父亲为明献帝,入太庙祭拜,是为“大礼仪事件”。
亲王登基算正统吗?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使用时间为1678年到1735年。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雍”即指雍亲王(其即位前的封号),“正”即正统、名正,表示其正当即位。以此来证明自身继承权利的正当。执政13年。
亲王登基算正统的,比如明朝的明代宗,嘉靖皇帝,崇祯皇帝,都是亲王登基的。
1.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长兄朱祁镇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称景泰帝。
2.嘉靖皇帝在位:
1.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无子嗣,所以由内阁首辅杨廷和根据"皇明祖训"寻找皇位继承人,而武宗唯一弟弟朱厚炜幼年夭折,于是上推至武宗父明孝宗一辈。孝宗两名兄长皆早逝无子嗣,四弟兴王朱佑杬虽已死,但有二子,兴王长子(朱厚熙)已死,遂以"兄终弟及"的原则立次子朱厚熜为嗣,即明世宗。
2.朱厚熜,明宪宗之孙,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嘉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礼议之争。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他还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
3.崇祯皇帝即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满清势大,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兴王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兴王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