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隋朝的兴衰过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隋朝的兴衰过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大运河的开凿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导火索,并不是本质原因,因为不可能一个王朝就因为某一件事就会灭亡,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王朝的兴衰本质原因应该是民心所向的问题。
隋炀帝***无道,残暴欺民,开凿大运河使得他的这种性格更加突出,平民的反抗意识就被空前地激发起,所以我认为原因是隋炀帝的统治手法。
大运河开凿只是原因之一,隋炀帝也许是个暴君,但绝不是昏君,他做的事不全是错的,错是在于把这些事都集中在一起做了。
民众无法负担过于沉重的劳役兵役才造成天下义军蜂起天下大乱,最终导致了身死国灭
路府州县制度的演变?
路府州县制度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演变与王朝兴衰相关。秦朝到东汉时期是郡县两级到州郡县***;隋唐时期是州县到道州县***;宋朝时期是路州县***;元朝时期比较乱简单有二级 ,复杂有五级;明朝时期是***和四级;清朝时期是***。
从路府州县演变的历史来看,级少管理难,政令下达不通畅,级多易生乱,历朝基本上在二级和***上循环施政。
唐朝衰败的开始?
唐朝由盛转败的转折点为安史之乱,唐代宗初年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使得当时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国家分裂,唐朝由此走向衰落。
唐朝是被朱温给灭亡的。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灭亡过程:
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组织发起了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场战争罢了。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由盛而衰的点,同时,这件事还造成了唐代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经历了一共七年零三个月,虽然这个叛乱最后是被镇压住了,可是唐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了这一次的祸事,大唐是大不如前了的。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来看都是处于一种苟延残喘的状态下。
应该是从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前,前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接着就是有被称为贞观遗风的武则天治世,最后还有唐朝巅峰的开元盛世。
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国家实力强盛,民众富裕,政治清明。只是到了后期,唐玄宗就安于享乐了,让各地刺史逐渐掌握了军权,特别是安禄山,天下十三州,一人就掌管了最强的三州之地,最终也正是他开启了安史之乱。
等到安史之乱平息,唐玄宗回到长安之时,朝廷已经***许久,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人依然辈出,但是跟前期比起来,已经没落许多,特别是各地刺史逐渐掌控权力,为后来的五代十国混战埋下了祸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隋朝的兴衰过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隋朝的兴衰过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