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新河城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新河城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塘沽新河庄历史?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塘沽地区的商贸活动是从元朝时,随着海上漕运的兴旺开始的。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利用水道也就是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1276年,元军攻下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将馆藏图书等,交与海盗头领朱清和张瑄,由江苏崇明漕运北上,经黄海入渤海进入大沽口,从海河抵天津,再转运到大都北京。
1282年元帝封朱清、张瑄、罗璧三人为运粮万户府,以60艘平底船,载粮四万六千石(担),由海上航线运抵大都,这是元朝海运漕粮的开始。
1282年以后南粮北调的漕船便由大运河改走海运航线。粮船、盐船、货船穿梭海上通道,沟通了南北物资交流,海运兴旺,旅贩云集,五行八作跟踪而至,首先给位居海口的东西沽带来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繁荣。
明朝时期,大沽、塘沽、北塘一带人口迅速增长,渔业、盐业生产的发展使这里成为渔、盐之乡。具有塘沽地区特点的鱼店、盐店开始兴起,也***了航运业的发展。
自明宣德至天顺年间,几千条木帆船进出大沽口,千帆竞流,货卸码头,显示出明代漕运兴旺,商业活跃的景象。
1458年,明朝在海河内的今河头村,挖了一条新河,通到北塘海口的蓟运河,船只进入大沽口海河走这条新河,通过蓟运河可直达北京。
据说,塘沽河头村、新河庄均由此而得名。这条河就是现在的黑猪河。
航运事业的发展对商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商业的兴衰也影响着航运业。可以说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塘沽地区民族航运业进入商业性运营的兴旺时期,也给塘沽地区商业发展繁荣创造了条件。
戚继光在那一战中九战九捷?
嘉靖三十四年(1555),明朝把戚继光调到浙江任参将。嘉靖四十年(1566年),倭寇大举进犯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戚继光带领从义乌招募的新军前往御敌,他以少胜多,九战九捷,史称“辛酉台州大捷”。具体经过如下:
嘉靖四十年(1561)春,倭寇大掠浙东桃渚、圻头,戚继光率部急趋宁海,于龙山大败倭寇,追至雁门岭。倭寇乘虚分兵三路进犯台州。倭寇兵至新河,戚继光夫人发动妇女,配合守军守城。城上旌旗招展,铳炮声、喊杀声连天。倭寇远远望去,以为城中早有防备,不敢贸然进攻。戚继光获悉后,即派唐尧臣部援新河,将倭寇击溃。新河战时,戚继光主力进抵台州,同倭寇于离台州数里的花街交战。戚继光率部以火器挫敌势,又穷追,倭寇大半淹死水中。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倭寇二千人,抵台州东北的大田。戚继光主动迎战,于白水洋东之上峰山设伏,待敌人入峡谷进伏击圈后,集中兵力拦腰袭击,鸟铳突发,奋勇冲杀。倭寇忙以一字阵以守为攻。戚军以鸳鸯阵对敌,倭寇大败,退居小山,并抢先登上界岭,拼死抵抗,戚军冒死仰攻,一举摧毁之。计歼敌三百四十四人,擒倭寇首领。上峰战后,原自宁海团前逃跑的倭寇,聚众二千,联船十八艘,于五月十七日在长沙(今温岭东南)登岸。戚继光水陆联合作战,大败倭寇。戚继光在一个月的时间,连获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役胜利,九战九胜,全歼侵犯台州的倭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新河城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新河城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