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皇帝历史讲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皇帝历史讲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故宫纪录片解说词?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公元1403年1月23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一农历元旦。
这一年,人们收到的类似今天的贺年卡上,不再有建文的年号了。建文帝4年的统治,在一场史称靖难之变的战争后,成为了往事。
公元1403年的大年初一,大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这一年为永乐元年。年号的更替,随之带来的将是这个王朝的更多变化。
天地之间
气味、声音、光线,稍纵即逝,被时光切割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而对于这座城,我们几乎没有记忆,因为(空间)百姓不能进入这座城,他的记忆只属于皇帝,而皇帝的记忆不能说,别人也无从知道,那些想像中已经退色的历史,如今依然清晰的封存在这个空间散落的碎片里。一座城,一座大得令人茫然的城。
它是大地上长出的天空之城,人在天地间,也在历史和现实间;秦时明月,汉唐风度,在这明清的城里,我们生活中那些被称为历史的东西可以被真实的触摸,走进这座城,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会留下与这座城彼此映照的影像,成为它记忆中一部分,紫禁城是一面镜子,天空、大地、记忆、未来,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时空,所有有形的生命都刻在这一刻的印章中被唤醒。
故宫的建造始于永乐四年,即1406年,今年恰好是故宫建造的600周年。现在的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保留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对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五门三朝,体现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另一方面,阴阳五行学说也在紫禁城建筑中也得到运用。故宫外朝在前就是阳,纵向的太和殿、保和殿为三,最为高贵的太和殿分别是九五,九五至尊,九是皇帝的象征;内寝在后,乾清宫等三宫是皇帝真正处理文件的地方,其台阶为偶数。如此布局说明阴阳巧合,是对宇宙秩序的认识和追求。
故宫复杂的千门万户,其实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四合院组成的。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强调和追求的不是向空中的发展,而是在地面上的延伸,辽阔才是伟大,这种以平面延伸为壮丽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同时群体的序列有助于统治王朝的威严。从***上说这种格局体现了儒家的等级观念,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从审美的层次上看,强调群体组合,强调有序化和对称性,追求平面伸展对称,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观的体现。
海南历史文化讲解?
海南历史悠久,古称珠崖、琼州、琼崖。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开始在岛上置珠崖、儋耳二郡。此后行政建置多变,至唐末,设琼州都督府,领琼、崖、儋、振、万安5州22县。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琼州府改隶广东,直到清末。民国时期海南仍为广东省派出机关管辖。1949年4月成立海南特别区长官公署,为副省级***。1950年5月1日全岛解放后,设海南行政公署,仍隶属广东省。1988年4月成立海南省人民***,同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最初的海南移民于历史上分三个时期:首先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黎族先民移入岛内,秦汉之际,临高人迁入岛北部定居;其次,自西汉辟郡至五代时期以中原移民为主,主要分布在岛西北和北部沿海若干州县治所;其后,宋至明清时期规模最大,主要移民来源为闽、粤、桂,经元、明至清达高峰。
宋代以来,海南人才辈出,其代表人物有宋代的画家、书法家、诗人白玉蟾;元代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明代名医、经济思想家丘浚,著名清官海端;清代探花布政使张岳崧;著名的辛亥革命活动家林文英,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者***。在现代史上海南出了一百多位将军,著名的有中国人民***大将张云逸、上将周仕第、中将庄田等;海南革命领导人杨善集、王文明、冯白驹和黎族领袖王国兴等。
漫长的海南历史展示出具有海南特色的古代贬官文化、海南革命文化。现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及人文景观。有著名的唐代以后帝王流放“逆臣”的南荒之地-崖州古城及纪念名人的五公祠、海瑞墓、海瑞故居、***祖居;还有与天津大沽口、上海吴凇口、广州虎门炮台并称中国清末四大炮台的秀英炮台等历史古迹和***琼崖 “一大”旧址和金牛岭烈士陵园、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等革命名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皇帝历史讲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皇帝历史讲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