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要看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要看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了解明朝历史 可以看明朝那些事儿吗?
可以。
这本书以幽默诙谐讲述明朝历史而著称,书中用了很多比喻手法,将一件件晦涩难懂的历史事件,生动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很多厌烦文言文的读者大饱眼福。
看完以后你会惊觉:哦!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来解读!是的,这一本书虽然跟正儿八经的历史书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作者也是尽了自己所有的能力,让书中“无一事无来历”,这也是这本书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所在,值得大家一看。
想了解明朝历史,看什么史书比较好?
明史有明史和新明史两部 原因是旧明史是官修史书 却修的十分差劲 错误百出 就有人写了新明史。
倒不是被***篡改的 明朝那些事我没看过 我看的是 万历十五年 这是一部成名已久的书 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是谁?宰相制度怎么被废除的?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我国最后一个实至名归的宰相是明初的胡惟庸。
胡惟庸死于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的罪名是“谋逆”。明朝史籍中对于胡惟庸之死的记载多有矛盾,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胡惟庸其人独断专行,许多军国大事不经朱元璋而擅自处理,这当是实情,而这显然是喜欢大权独揽的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
《明史》中写到:
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
所以,许多史学家对胡惟庸是否真的要谋反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
废相前两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便开始令臣下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借口正式废除宰相制度,从此六部直属皇帝,大明天子开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其实,我国的皇权与相权之争,从丞相设立之初便开始了。汉武帝设立中朝;东汉相权转移至尚书台(“录尚书事”);隋唐设立三省分割相权;宋朝以枢密使分宰相军权,以三司使分宰相财权等,都是对相权的限制和分割。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敕谕文武群臣: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凌迟,全家处死。”
从此,大明不再有人敢言设立宰相之职,清承明制,一样没有宰相,明清是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巅峰。
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宰相是明朝的胡惟庸。那么,他为什么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宰相呢?这就得从明朝的初年的一个大案——胡惟庸案说起。
明朝建立之初,中书省总揽天下政务,其行政长官为左、右丞相,负责统率百官,位高权重。洪武初年,朱元璋让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李善长小心谨慎,而徐达又大部分时间在外领兵打仗,所以这时候皇权和相权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尚能和平相处。但是胡惟庸做了丞相后,就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就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和丞相制度的最终废除。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和李善长是同乡,得到李善长的的推荐和提拔,洪武三年(1370)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洪武四(1371)年,李善长退休归乡,胡惟庸被提拔为中书左丞。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被任命为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又将胡惟庸晋升为中书左丞相。胡惟庸的官职越做越大,他仗着朱元璋的崇信,也越发的放纵起来。他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排除异己,甚至连生杀大事也敢自己来做主张。“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功臣徐达为人正派,对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就提醒朱元璋说胡惟庸不适合做丞相。胡惟庸知道后,企图通过贿赂徐达看门人福寿给他传递消息,以找机会加害徐达。幸亏福寿忠心耿耿,没有让胡惟庸得手。
洪武十二年(1379),占城国入贡,中书省没有按时奏报,朱元璋得到宫中宦官报告后,***雷霆,召见胡惟庸等人,痛斥他们。但胡惟庸却把责任推到礼部,礼部官员却委屈的说早已上报中书省了。朱元璋大怒,把胡惟庸等人及礼部官员都抓进了监狱。所谓墙倒众人推,朝中很多官员便开始弹劾胡惟庸,御史中丞涂节上书说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后涂节在洪武十三年(1380)又告发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等人谋反。朱元璋立即亲自审问,经此一审,胡惟庸案就成了铁案。胡惟庸、陈宁等一大批官员,及其族党全部处决。
在处理了胡惟庸之后,朱元璋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废除了丞相。丞相制的废除,宣布了中国一千多年宰相制度的终结,也使得朱元璋成了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
当然了,胡惟庸死了后,这个案子还没结束。此后十余年,朱元璋又将胡惟庸案扩大化,对功臣牵连罗织,大肆屠戮。洪武二十三年(1393),朱元璋又将李善长及其家口70余人处死。至此,因胡惟庸案牵连的功臣达21侯,株连而死者达3万多人。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是明朝的胡惟庸。胡惟庸,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朱元璋,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在在李善长的举荐下,胡惟庸力压群雄,担任中书省左丞相,位居与百官之首。胡惟庸当了丞相之后,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把握朝政,害死了刘伯温。在处理涉及生杀废黜的事情上面,不但没有向朱元璋进行汇报,竟然直接自己拿了注意。自己就像是一个皇帝似的,朱元璋眼看就要被架空了。
宰相制度怎么被废除的:
明太祖朱无璋洪武十三(1380)罢中书省,不设宰相,皇帝亲揽政务,总领六部。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取消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宰相职权呢?这是因为,元朝后期的皇帝多不理朝政,将权力委托于宰相,造成权臣辈出,遗患无穷。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一方面总结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为了加强皇权,他在把宰相胡惟庸杀死之后,朱元璋干脆罢丞相、革中书省,将宰相职位连同这个机构都一并废除了,以前的宰相事务,由六部分理,所有大事,都得由皇帝亲自裁决,他自己则几乎成了一个帝、相一肩挑的集权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大权旁落,他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所以,朱元璋之所以废除宰相,原因是为了一己之独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要看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要看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