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隋朝有多厉害

kodinid 3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南北朝能以一敌十的具装重骑兵,为何到了唐朝却极少使用?
  2. 隋唐时期的“八大锤”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有几个,有哪些依据?

南北朝能以一敌十的具装重骑兵,为何到了唐朝却极少使用?

但是纵观人类的战争史,从来都没有一种永恒的常胜兵种,一度风头无二的“甲骑具装”并不是没有弱点。

首先一点就是机动性太差。虎哥认为,骑兵的王牌杀伤力应该是速度和时间,而甲骑具装的主要长处在于防护性和冲击力。

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隋朝有多厉害-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一件完整的铁具装,大约重40至50公斤,有些特制的重铠甚至能够达到100公斤。这些重铠大大增加了战马的负担,使其不耐久战,而且这种战马还必须是那种精挑细选的高大优良品种,普通的战马根本驮不起这么重的铠甲和人,即便这样,这些精选的良驹在战场上冲锋个两三次,也就体力不支了。

其次,具装骑兵也不是万能的,指挥官合理的利用战术就能防住重骑兵冲击,比如结车阵,把运输后勤车辆连接起来组成防线,就能抵消骑兵的冲击,比如李陵,或者修筑工事,比如挖壕沟,摆拒马,如果对部队纪律和训练自信,可以让长枪兵结阵,只要纪律严明,不自乱阵脚,是不惧重骑兵的,另外马是聪明的动物,对眼前明晃晃的长枪,不会傻乎乎往上撞,总之就是用各种手段,建立起牢固的防线,对方就无计可施。

再次,重骑兵使用场景比较有限,具装骑兵通常的使用战术是,先用其他部队把对手在战场上缠住,限制对方活动空间,因为重骑兵太远了就跑不动了,然后用重骑兵冲击对方正面防线上的缺口,或者出其不意对敌方进行背击或者侧击,这样成功概率较大,在我国重骑兵发展巅峰时期南北朝,重骑兵的战例大都这种战术。

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隋朝有多厉害-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重骑兵因为需要更多的后勤支持,精挑细选的战马光吃草是不够的,还得吃粮食,一名重骑兵,往少了说,需要20多个平民供养,耗费巨大,而且重甲制造很废时日,关键是武器装备总是在对抗中不断地进步发展,"盾"的发展一定会带来"矛"的进步。防护力很强的“甲骑具装”出现在中原战场之后,床弩,锤击类武器都得到较***展。

西晋时期就出现了威力强大的神弩,东晋南朝时期又有进一步发展,号称“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

隋唐之际还呈现了由斩马剑发展而来的陌刀,这些都对甲骑具装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隋朝有多厉害-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重要的一点是,武器是根据对手来发展的,当内战结束,唐朝建立大一统后,周边都是手工业不行的一票游牧民族或相对弱鸡的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没有发达的手工业、冶铁业就搞不起重骑兵,比如突厥就都是轻骑兵,你拿重骑兵去打游牧的轻骑兵,人家才不会傻乎乎的跟你正面刚,但你又追不上,怎么办?真香定律,回头重点发展轻骑兵呗,于是唐军开始仿效突厥,以精锐的轻骑兵平定天下,逐渐取代了“甲骑具装”,就连唐太宗的坐骑“昭陵六骏”也是不披马铠的,但不能说我们的重骑兵水平在此时落后世界了,实在是对手太弱鸡。

明证就是三百年后,“甲骑具装”还曾经一度回光返照。辽、金、蒙古这几个打北边来的政权夺了汉地后,也拥有的发达的手工业,冶铁业,于是慢慢的又发展出了重骑兵。

具装重骑兵对马匹要求很高,不够健壮的马不足以携带重甲作战,而唐朝时不具备马源,估不再使用此兵种。同时,具装重骑兵花费极高,对财政压力很大,初唐时也没钱养次兵种。另外,唐朝的骑兵战术有所变化,具装重骑兵比较笨重,和唐朝对骑兵灵活快速的要求不合拍。

首先澄清一点,唐朝并没有淘汰具装骑兵,之所以唐朝初年很少使用,是因为其主要敌人突厥多是来去如风的骑射手,具装骑兵更适合对付步兵而不是他们。到了安史之乱后,由于唐军的敌人多是拥有大量步兵的节度使军队或者吐蕃、薛延陀等部族,所以具装骑兵就再一次风靡了起来。

很多人往往想当然的认为具装骑兵在唐朝几乎消失不见,但其实,无论是出土的陶俑、文物还是史书中的记载,具装骑兵一直活跃在唐朝的军队中,他们往往作为部队中的精锐,在决定性时刻发起冲锋,锁定战局。

比如《新唐书》中就明确记载,“各领翊卫二十八人,甲骑具装,执副仗槊,居散手卫外。”这里直接出现了甲骑具装四个字。

而《旧唐书》又记到,在唐朝征伐高丽的战争中,唐朝具装再一次大放异彩。“帝亲率甲骑万余与李勣会。”这里的甲骑就是指具装骑兵,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中,只有人披甲但马不披甲的中装骑兵往往被称为精骑、骁骑,这些词语通常描述的都是汉朝那种机动快速的骑兵,而一旦提及甲骑、铁马,则必然是人马皆披甲的具装铁骑。

(唐初的具装骑兵)

除了记载,很多出土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挖出的唐代骑兵俑中,有不少都是人马皆披甲的具装骑兵,而且相比于南北朝,其铠甲更为完备,装备更为精良。

(唐骑兵俑,明显是具装骑兵)

而在唐初的几次大战役中,具装骑兵同样大显身手,比如唐太宗在征伐窦建德时,就用具装骑兵击溃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冲锋以寡击众,锁定胜局。

隋唐时期的“八大锤”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有几个,有哪些依据?

隋唐“八大锤”指的是在隋唐时期四个使用大锤的武将,这四个人分别是“西府霸”王李元霸、“银锤小将”裴元庆、“银面韦陀”秦用和“太平庄庄主”梁师泰。当然这四个人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说书之人虚构而来,当然其中有二人有其原型,那他们到底是有多厉害呢?

李元霸

李元霸的原型就是李渊的三公子李玄霸,李元霸的武器两个大锤,一支大锤400斤左右,两支便是800斤,可见李元霸是力大无穷。虽然李元霸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强壮,反而有着些许的虚弱,可是他的力气确实无人能及。在四明山一战中,李元霸两支大锤转打起来仿佛一个夺命之锤一般,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秒杀了十八路的义军和士兵,可以说是让人闻风丧胆。

裴元庆

裴元庆的原型就是隋唐的名将裴仁基的第三个儿子,他所使用的武器便是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双锤加起来一共有300来斤,与李元霸接招之时竟然能抵挡他的三锤,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英年早逝,年仅十八岁。

秦用

秦用乃是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的干儿子,手持一对黄铜倭瓜锤,人送外号“大锤公子”,秦用武艺高强,学成归来以后追随着秦琼,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瓦口关一战中,他用双锤打死了突厥的大将,17岁的他便当上了瓦关口的守城大将,被所有人都重视。

梁师泰

梁师泰是李元霸的一个开路先锋,他手持的铁锤有两百斤重量,他曾经在于单雄信的对战之中仅仅是用了三锤而已。只是后来在去扬州夺玉玺的路途中遇上了伍天锡,被伍天锡杀死,李元霸勃然不怒,之后杀了伍天锡为梁师泰报仇,可见梁师泰的实力是被别人所认可的。

尽管他们再厉害也只是说书之人所虚构而来,历史上并不存在,不知道大家对着四个人有什么看法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上有多强壮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骑兵 李元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