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故宫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的故宫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之前故宫有建吗?
明朝之前没有故宫。在中国,一般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后就要拆除旧王朝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当国都发生变动的时候前朝的皇宫都是要被拆除的.清朝入关后一是因为当时不可能让他们从容地另建一个宫殿而只能用明代的宫殿,而且由于他们也定都于北京所以就没有重建的必要.所以故宫就保留了.而明以前的宫殿都不存在了.而且中国的宫殿建筑多是砖木结构而不像西方是石头的,所以这也决定了它不易长久地保留,一旦废弃很快就坍塌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顺天府,遂开始全面营建北京城,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北京故宫。
明朝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朱棣正式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名为京师,改南京应天府为留都,行“两京制”。朱棣称帝后的南京,仍留有有完整的机构。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克应天府,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改南直隶为江南省。
故宫也叫紫禁城,是唐,清两代的皇宫是对的吗?
故宫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名字由来:传说,这天帝住的天宫谓之紫宫,而封建皇帝自命为天帝之子,所以,其住所也应相当于天上的“紫宫”,再加上这皇宫里戒备森严,是老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城,因而得名“紫禁城”。故宫名字由来:旧时的皇宫的意思。它是历史上后一个朝代对前一个王朝皇宫的称呼。
就像明代的时候,就对元大都称为故宫,明朝灭亡以后,紫禁城由清朝来继续使用,直到清朝灭亡以后才称为故宫。
故宫历史讲解?
故宫位于北京的市的中心位置,以往称为紫禁城,都是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
故宫布局根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述:“左祖、右社、脸朝、后势”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心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北京故宫由明代皇帝朱棣兴建,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占地面积72万平方,共创了14年,具体据1***3年专家当场测量故宫有尺寸庭院90余个,房子有980座,总共8707间。
明朝故宫原址是什么地方?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南京紫禁城,位于南京市主城东部,明朝首都(南京)的皇宫,是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也是。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
明故宫遗址在南京市城内东侧,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营建的皇宫。明故 宫建筑极为宏伟,分内外二重,外重为皇城,内重为宫城,四周有护城河 环绕。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站在明故宫遗址上举目四望,周边一片旷野, 远处青山含黛。遥想明朝开国时的宏伟宫殿,只剩这八个字,说出此处苍凉 的意境。 有人说,南京明故宫遗址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它的神秘。
现在没有 人见过当年这一雄伟的建筑,史学界甚至连一张明故宫的详细图纸都没有, 只能大概推测出其分布的状况。
明清故宫还在吗?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但你问的应是明朝满清的故宫吧?
故宫(英语:Mukden Palace)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为清朝初期的皇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明天启五年)。
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建筑群。
故宫在清朝迁都北京后,被称作“陪都宫殿”,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老城中心,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尊为“国初圣迹”,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也在这里继位称帝,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中国。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10 次“东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驻跸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并有所扩建。
沈阳故宫现在还存在的,门票大概五六十一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故宫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故宫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