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晋隋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晋隋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到隋朝历史?
2、八王之乱:
290年司马炎去世,继位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皇后贾南风把持政权。为了夺权,贾皇后伙同诸侯王,导致八个司马家族的诸侯王先后带兵入京夺权,引发长达16年的内战“八王之乱”。
3、五胡乱华
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称王。匈奴人刘渊在山西起兵。国家开始分裂。310年刘渊病逝,其子刘聪夺位。次年攻入洛阳,控制晋朝皇室。司马邺在长安继位。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次年***司马邺,西晋灭亡。北方地区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
秦朝、西晋、隋朝,这三个大一统王朝为什么这么短暂?
一个朝代的灭亡无外乎两个原因:外族入侵和内部叛乱。内部叛乱又分为农民起义、臣子造反。
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是活不下去了,不仅吃不饱饭,朝廷还加重赋税徭役,于是造反,推翻旧朝廷,建立新朝廷,然后重新分配土地。
臣子造反这个就属于中央无力控制地方,地方实力膨胀,觉得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然后造反,顺利的话成为九五之尊,不顺利就是刀下之鬼。
秦朝之所以短暂是因为处于新旧势力交替时期。旧贵族和新地主之间的矛盾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王去平衡,然而,新即位的秦二世太过稚嫩,又有赵高不遗余力的削弱,外加徭役繁重,于是陈胜吴广一起义,反秦就成燎原之势了。
西晋的灭亡则是外族入侵。永嘉年间,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南下,纷纷建国,汉人几乎被灭族。
隋朝的灭亡常常归咎于隋炀帝,当然,作为最高领导人,国家灭亡确实是他的责任。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穷兵黩武,三征高丽,搞得国内民怨沸腾,物价飞涨,于是很多人落草为寇,占山为王。这些人势力逐渐强大,而***却无力剿匪,再加上某些臣子胸怀异心。然后,各地纷纷起兵,隋朝也亡了。
第一,秦朝:秦始皇在史记中记载为暴君,在位时,秦始皇就频道的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严刑酷法,使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也为秦朝灭亡埋下了火种。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位,秦二世继位后,赵高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秦二世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后来刘邦入咸阳,子婴降,秦亡。
第二,西晋: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的现象中,晋武帝出身在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庞大的权贵势力,而且晋武帝还封大封众多宗亲为王,西晋自建立以来,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晋武帝死后,八王之乱让西晋元气大伤,加上当时大量游牧部落内迁,为这个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他们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西晋灭亡。
3.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达三百年的局面。自隋文帝杨坚死后,隋炀帝对人民奴役政敛十分苛重,而且滥用民力,巨大的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与物资,又连年的征战,尤其是对高句丽的战争上,过度得消耗国力,还有人民的不堪重负,最后引发了隋末民表及贵族叛变,最终灭亡。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为您解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晋隋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晋隋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