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从明朝历史看党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从明朝历史看党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万历后明朝又经历多少年?
截止2021年,明朝距今已有653年。
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
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元朝。
相关资料
明宪宗与明孝宗相继与民休息,政局平稳。明武宗因死后无子使明孝宗一脉绝嗣,引发大礼议之争。明世宗即位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总揽朝纲。
明世宗驾崩后十数年,经历隆庆新政和万历中兴,国力得到恢复。明代社会经济发达,农产品丰富,手工业生产具备很高水平,陶瓷业、丝棉纺业、冶炼、建筑等闻名世界。16世纪隆庆、万历年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若干手工业行业中出现。
明神宗中期,完成万历三大征。然而因国本之争,逐渐疏于朝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政治混乱,史称万历怠政。明熹宗时,魏忠贤祸乱朝纲,到明思宗即位后由于政策失误和天灾不断,明朝最终亡于农民军建立的大顺。
风雨飘摇的明朝,究竟是谁压倒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明后期的黄帝几乎个个都是奇葩 是他们自己断送的 如果查深层次原因还得往上 比如从正德年间皇上就不正经过日子 信佛信道竟然给自己上号大庆法王 西天觉道园明自在大定慧佛 还正式给自己册封 武宗更是奇葩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 太师 镇国公 后军都督府而且都带俸禄 后来信道给孝烈皇后追认为妙化元君 武宗自号锦室老人 正德十四年武宗南幸至杨州因避讳禁止养猪 至春祀孔庙将彘牲为羊牲 天启年间给崇祯留下了客氏 魏阉 著名的红丸案 移宫案 到南明时因史可法与马士英拥立路王还是桂王不合 仍然延续党阀之争 明末历史比清末还乱
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大明王朝正统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葬送了大明。而造成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便是崇祯的性格缺陷,不可否认,崇祯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对待工作勤勤恳恳,而且生活简朴。但这样的性格,更适合做廉臣或是贤王(那种仅有建议而无决策权的王爷),崇祯性格相当孤僻,对待臣属可以说是相当刻薄,疑心重重。
其实崇祯的哥哥天启帝丢给崇祯的并不是一副烂摊子,对比和数百年前同样是兄终弟及,且和这位崇祯帝在业务能力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唐昭宗李晔,崇祯接手的是一个拥有七十万正规军队,关内一统,皇权独尊,令出必行的王朝,而唐昭宗面对的则是四周军阀林立,朝内相宦争权的破碎山河,二人经历相似,都是在十六七年将江山基本断送。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然而崇祯朱由检本是无继位之望的一名皇室,因为其祖父万历在立太子问题上的犹豫不决,导致对太子朱常洛府中的孩子教育是有严重问题的。崇祯做事斤斤计较,完全没有王者风范,这点其兄比他做的要好很多。崇祯不愿意担责任,丧权辱国的事情自己想做却没有担当,总要找大臣出来替他背锅,杀头。记忆最深的便是和后金议和提前被泄露消息,杀了兵部尚书陈新甲灭口。故崇祯十六年,谁也不敢死命谏言放弃辽东北京等地,因为到了南方以后,这位皇上必定会秋后算账的,不如就这样混一天是一天,闯王来了当顺臣。
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这是有些***剧崇祯的台词。 但我以为,实则是崇祯个人的原因,无死士为其效劳,相比魏忠贤就有不少死士,原因一个方面,魏同志有钱啊,何来钱,搜刮江南知识分子,土豪劣绅,就是这些所谓的清流 东林党 的,而崇祯为了灭阉党,剿灭阉党,放弃制衡,使得东林党一家独大,减免自身赋税,使得明朝财政更为困难,只得继续向百姓收租,都收到甚至百年以后,才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这些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外加用将疑心重,做成事釜底抽薪,做不成直接下狱,故而大明国势日削月割,走向灭亡。 最后京城地区的一场瘟疫鼠灾,更是直接导致了北京的陷落,崇祯的死亡。而太子不知所踪,南方南京群龙无首,福王一来能力不够,,胸无大志,二来并无实权,任由把控。从而不到一年,南京城破,南明陷入更无主的分裂状态,十多年即为满清所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从明朝历史看党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从明朝历史看党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