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天花***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天花***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解释?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的解释是:天上有数不清的花朵在月亮周边盛开,空中的云都变成五彩斑斓的样子在飘动。
这句诗出自明朝诗人瞿佑,描写的是烟花盛开的场景。
原文:
《烟火戏》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祥云绕绛台。
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
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轮起疾雷。
更漏已深人渐散,闹竿挑得彩灯回。
据说明朝是被一群老鼠弄灭亡的,是真的吗?明末的鼠疫有多恐怖?
明朝末期中国出现了极冷的气候,年平均气温较其他时期,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非常寒冷,使粮食大幅度减产,引发社会动荡,人口锐减。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根据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有四次小冰期。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寒冷加剧,粮食产量下降。酷寒使降雨区域南移,明朝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数省的大鼠疫在山西爆发。珠江三角洲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
鼠疫是比地震和台风都让让恐惧的灾害,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鼠疫大流行,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
欧洲14世纪中叶爆发过一场鼠疫,这场鼠疫持续六年,蔓延到整个欧洲,有2500万人在鼠疫中丧生,占到欧洲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这场瘟疫后来被称为“黑死病”,深刻的改变了欧洲历史,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明朝末年,连年干旱,又闹蝗灾,饥民遍地,老鼠也没有吃的,就向人类口中夺粮,人没有吃的捉老鼠来吃,这样人和鼠接触,导致老鼠身上的疾病跟人类开始交叉感染。
明朝万历年间就曾经爆发鼠疫,没隔几年鼠疫就肆虐一次。到了崇祯的时候,老天爷好像诚心跟明朝作对,几年不下雨,干旱了就闹饥荒,鼠疫就接踵而至。崇祯10年到14年四年间,老天几乎滴水不降,这是诚心要朱家王朝的命。
鼠疫从山西爆发,经陕西向全国蔓延。
当时的鼠疫有多厉害呢,人感染鼠疫以后,身上长疙瘩,接着呕吐、发烧,直到吐血得败血症而死亡。鼠疫流行的地方,“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鼠疫最严重的地方,整个村子的人都染病而亡,连收尸的人都没有了。
鼠疫不认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南北西东,哪怕是天子脚下,没有人能够幸免。
崇祯十四年秋天,北京也发生鼠疫,北京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鼠疫。很多人死于鼠疫,棺材都供不应求。而且当时的鼠疫发生了变异,一个人从发病到死亡,居然只需要几个小时!如此酷烈可怕的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如果说京城作为首都,老百姓的日子还没有那么难过的话。下面的人可就惨了,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不是被饿死就是死于鼠疫,粮食一斤卖到了几十两银子,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大家只好铤而走险当强盗了。
“老鼠亡明”的观点显然是不全面的,明朝的灭亡在史学界早有定论,主要原因就是明朝自身的糜烂。
近些年来,由于明粉皇汉的出现,对于不利于明朝一些的观点都是***取了消极回避的态度,对于明朝的灭亡,认为主要是由于鼠疫的传播导致中原人口的下降,军队战斗力的减弱,也有其他类似的观点,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小冰河世纪的到来,使得经济大***。我就想说,鼠疫难道蒙满都免疫吗?小冰河难道只冰中原吗?这样的观点无非就是淡化明朝的灭亡是由于皇帝的无能,朝廷***而所致。
但是明末清初的鼠疫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一直持续到顺治时期,鼠疫问题至今治疗预防都是比较复杂的一类病种,患者死亡概率极高,在历史上无论中外都多次爆发过,可况是古代社会?患上鼠疫,几乎是无药可救。
在明末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的消耗,导致社会动荡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吃人”的景象,作为自然界一员的老鼠,也是食不果腹,免疫力下降,因此鼠疫菌在老鼠群体中大量传播,老鼠作为“四害”之一,乱啃食物,污染水源,所以才导致了明末大鼠疫的爆发,要说明末鼠疫有多恐怖,据说《瘟疫论·原序》记载:
“崇祯辛已,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可以看出传染范围极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死的人就很多。而此时又正值李自成起义,努尔哈赤叛乱的时期,所以整体社会处于一个十分脆弱的状态。
但明朝是被鼠疫所灭的吗?显然不是,硬要说,只能说鼠疫是次要原因。难不成李自成的军队***免疫?后金的军队***免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天花***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天花***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