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简述隋朝的中国历史贡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简述隋朝的中国历史贡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文帝的历史贡献?
贡献是
统一国家,结束战乱,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和平统一的时代。开创科举制度,从此建立了持续长久的考试选官制度。开修大运河,实现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了贡献;实现民族的大融合。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1、创立科举制。在魏晋时期,朝廷选官用人***用的都是九品中正制。因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导致上层官员全被世家大族把持,下层士族无出头之日。所以社会上真正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门阀衰落,九品中正制已经不再适用,所以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继位后,设立了进士科,通过科举取士来选拔人才。而也正是这一制度的设立,才让真正的饱学之士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2、社会经济方面,隋文帝将北朝的均田和租调制略作改动,推行到全国。接着,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大规模的“刮户运动”,“大索貌阅”,挨家挨户地检查户口,不遗漏一人。不仅仅为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还打击了豪强地主,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可谓一举三得。此外,隋文帝还统一了南北的度量衡和货币。
3、设置粮仓。文帝时所设的仓,可分两种,即官仓和义仓。官仓的粮储,用以供养军公人员。设置官仓的目的,即是在增加关东漕运的效率;也就是把原来关东各州对京师个别直接的输粮办法,改为集中和分段运输的办法。
4、隋文帝制定了《开皇律》。其特点是缓刑薄赋,减省了大量的罪名,相同的罪所受的刑罚也有所减轻。
5、开通京杭大运河。对南北地区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公元581年,杨坚废除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
2,公元583年,在地方职官方面,把齐、周以来的州、郡、县***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废去郡一级机构,裁减了冗员,节省了国家开支,加强了统治机器。
3,公元581年与公元583年,隋文帝先后两次派人修订成的新律就是《开皇律》。《开皇律》与前代法律相比,有不少进步的地方。
隋文帝的主要历史功绩: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四分五裂;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多次减税,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对周边各族,***取防御招抚政策,缓解民族矛盾。
隋朝皇帝对科举制度的贡献,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这是殿试的开始。她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义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唐玄宗时,诗赋称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述隋朝的中国历史贡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简述隋朝的中国历史贡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