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编年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编年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最早有记录的地震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
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什么朝代
夏代末期,泰山。
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 ,地震,伊洛(河南省的伊水和洛水)竭。"《竹书纪年》,据说是晋太康二年,在魏襄王墓中取出的,是用隶书刻于竹简上的的编年史,上自黄帝,下迄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9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原书早已遗失。 "明代以来流行的《竹书纪年》被认为后人补作的伪书,称为今本。后来王国维等搜集各种古书上遗传下来的内容,复元古本成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虽然现在有古本、今本的真伪之争,有人怀疑所记地震未必可信,但书中所载地震已有时间和地点,以古人对地震的神秘迷信,不能是伪造的,必有事实根据,才会保留记载。此外,所谓伪书,是指已不是原作,并非指书中所记是伪事。因此,夏"帝发七年,泰山震" 应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明史与明实录有哪些区别?
简单来说,明实录是明朝史官写的,关于明朝皇帝的记录,是即时的,明史是清朝官员编写的,记录历史,进行评价之类的。
明史是清朝对明朝历史的记载。
二者在时效和真实性上明实录更为准确。
两者不同主要有三方面:
1、起始年代不同。明史是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下令修纂的纪传体史书,实录是当朝官方撰写的编年史书。
2、详细程度不同。明史历经三次修订,在二十四史里面是最为严谨最为完善的一部。当然由于清朝和明朝的关系,明史中有不少隐讳不书之处。实录,史官需要把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点皇上干了什么大臣干了什么当天收到了哪些奏折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儿都记载下来,比较不避讳。
3、准确度不同。明史一些内容也出自野史,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具体到一些细节上的记录,不如实录准确了。明实录,从朱元璋到朱由校之间十五代皇帝,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保存有大量的章奏、批件等原始资料,数据多,准确度高。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
唐传奇与明清***有何不同?
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诸位可能听过一个文学概念:“***”。***自唐代正式“诞生”以后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堪称奇葩。那么,后来的“明***”和“唐***”相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唐***的代表“南柯太守”
“唐***”,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流传于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这些***的内容大都在讲述神仙鬼怪奇闻异事。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唐***”是唐初王度的《古镜记》。此外,大家耳熟能详的《莺莺传》、《柳毅传》、《长恨歌传》、《南柯太守传》等,均是“唐***”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想象奇绝、气韵传神、文笔流畅,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同时也为后来的中国文化提供了不少优秀的“大IP”。
《少室山房笔丛》书影
历经几个世纪的流变,***文体几经变异,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中将***概分六类,其中就有“***”。明清时期,与诗词文章相比,***这些“***”为士大夫所不屑,但在当时的整个中国社会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过明清的***已经不完全和唐***相同。明代***多指改良后的“南戏”。元明时期有所谓“四大***”,包括柯丹丘的《荆钗记》(共四十八出)、刘知远的《白兔记》(共三十二出)、施惠的《幽闺记》(又称《拜月亭》,共四十出)、徐畛的《杀狗记》(共三十二出)。从内容上而言,明***更“接地气”,少了一些鬼灵精怪,多了几分人间悲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编年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编年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