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系统学习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系统学习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历史主要内容有哪些?
、明朝主要史实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二)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重点)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二)司法方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设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1、原因: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自小贫苦,当过和尚要过饭。但是人家人穷志不短,投军到郭子兴的部队,驱除元朝建立明朝,国号洪武。
太祖的长子朱标,马皇后所生,立太子,不幸病故。复立皇孙朱允炆为帝,号建文。太祖四子朱棣,封燕王。建文帝削减番王势力,燕王不甘平庸,起兵造反,攻下京城,国号永乐。方孝儒不服,被诛十族。血染京城!
怎么系统学习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其实很简单,把四句教搞懂,事上磨就好。
四句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择善去恶是格物。
修行的方法是格物。修行的结果是良知。
格物的方法:事上磨。生活中我们做每一件事儿,都有一个目的。格物的时候,就是在这目的上下手。
首先问自己:
一、我做这件或想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二、识别自己的目的的善恶:是利人的,还是利己自私的?利人的就是善,利己自私的就是恶。
三、对于善的目,如好好色。对于恶的目的,如恶恶臭。
长此以往,心体就会越来越光明。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你所要的是系统学习,系统学习就不止看看书那么简单,当然书也是要看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皈依。
这里,我要提一点,叫"心外无物",这是阳明世界观的核心,也是致良知之所以成立的依据。这个世界观当然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一样。所谓的心外无物,不是说,物质都在我们心里,而是说,我们要用心感知并明白物。
比如,我说电脑,你应该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但电脑就是电脑么?"电脑"这个名字,只是我们方便交流,而约定俗成的一个代词。我?们不叫电脑,也可以叫"计算机",叫其他任何的名字。所以我们要了解所谓的电脑,必须亲自去操作,去感触,这样的知道才是真的知道。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此意。所以,学习阳明学,我们首先要破除概念上的东西,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才能体会阳明的境界。
所以阳明学的系统学习,难点不在看什么书,而是在于怎么把它落实到自己生活中去。这里要讲阳明学学习成果检验的标准--学问以得用为真。就是说,所学的东西必能指导自己的生活才行。
有了我以上所说,你应该可以自行系统学习阳明学了。阳明学是孟子学,其学问发端处是<大学>,所以首先要熟读大学,孟子,不求能有多少理解,但求熟悉其气场。接着由<大学问>和<拔本塞源论>两篇入手。这两篇是阳明学门户,要求熟读,以固养根基。接着可以看<传习录>,配合书籍可以看<心体与性体>,<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王阳明的致良知教>
在49年以前,北京大学是阳明学重镇。熊十力,牟宗三,梁漱溟,陈寅恪等人都对宋明儒学有很深见解。现在的北京应该没有那样***级别的存在,不过由阳明学发展出来的新儒家思潮,在北京应该也有一定发展,你可以找一下北京的新儒家群体。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你也可以和我联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系统学习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系统学习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