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至唐朝的历史,西晋至唐朝的历史意义

kodinid 3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晋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晋至唐朝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时间轴?
  2. 两晋时的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间轴?

三国220年-280年

西晋266年-316年

西晋至唐朝的历史,西晋至唐朝的历史意义-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晋317年-420年

南朝420年-589年

北朝386年-581年

西晋至唐朝的历史,西晋至唐朝的历史意义-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西晋至唐朝的历史,西晋至唐朝的历史意义-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蜀(汉):刘备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季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轴是该事件的跨度,该时间是从公元220年到589年。其具体划分为:

1、曹魏:公元220年到265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共历五帝、46年;

2、蜀汉:公元221年到263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共历二帝、43年;

3、孙吴:公元229年到280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共历四帝、59年;

4、西晋:公元266年到31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即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5、东晋:公元317年到420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

6、南朝:公元420年到589年;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7、北朝:公元386年到581年;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两晋时的历史?

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西晋由司马炎建立,之后西晋结束三国时代,司马炎死后,不久爆发八王之乱,西晋被匈奴势力所灭,西晋皇族在南京建立东晋,东晋朝廷式微,一直是门阀士族把控朝廷,最终东晋被刘裕所灭。

两晋是战争频繁、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思想活跃、文化灿烂的时期,是秦汉和隋唐的转折时期。

1、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2、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3、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4、汉代以前,政治***完全在华夏族,汉代以后,政治***不全在华夏族,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晋至唐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晋至唐朝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西晋 东晋 两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