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的春节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的春节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人怎么过年?
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当时,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喝花椒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诗中说:“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董思恭写诗道:“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储光羲诗中说:“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写的就是当时过春节吃团圆饭和守岁的情景。 唐朝的除夕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迷信仪式,称为“傩”或“大傩”。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论语》中有“乡人傩”的记载。唐朝人在除夕要选出男童,戴上狰狞的面具,穿上红黑颜色的衣裤,击鼓并舞蹈,说是可以驱鬼。傩的领舞者称为“方相氏”,有伴舞者以及执事十二人。唐朝诗人姚合诗中的“傩声方去疫”,说的就是这类活动。而且,在除夕这天,唐朝的***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人数达五百多人。沈佺期在诗中写道:“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傩子乱驱妖。”王建写的“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说的就是这种春节期间独有的活动。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除夕一过,便是新年了。新年的时候,首先高兴的是孩子,刘禹锡说:“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当然,唐朝人过春节时爆竹是不可少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唐朝人过春节放爆竹的情景。 唐朝时的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传说神荼、郁垒是兄弟俩,他们“性能执鬼”,居住在桃树下。五代时,后蜀的孟昶在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以后,“桃符”就成为了春联的别名。 唐朝人过春节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白居易说:“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唐朝人过春节还准备有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等传统的食品和饮料,当时的风俗是长者后饮,最后饮者称“蓝尾”。 大年初一过后,唐朝人开始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唐朝诗人李郢在诗中写道“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写的就是在过春节时走亲访友的热闹景象。
过年吃春卷的故事?
据说春卷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贤妇发明的。这位贤妇在除夕夜,用豆腐、鸡丝、竹笋等食材包裹在春卷皮里,炸制而成,送给了饥肠辘辘的村民们。
村民们品尝后赞不绝口,于是春卷便成了年夜饭的必备佳肴。每当农历新年,人们端出春卷,庆祝家庭团圆和丰收的喜悦。感恩贤妇的美食创意,有了春卷的陪伴,过年就更加温馨了。
唐朝是怎么过年的?
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法定节日,给***七日,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后各放***3天,加上初一刚好七天,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春节成为元日或元旦、新年。现在的年夜饭可也是唐朝人发明的哦!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过团圆饭,全家人要围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过年还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由五种有辛辣气味蔬菜拼成的,以此发散五脏中的陈腐之气,此外,还备有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等,食品和饮料,其时风俗是长者后饮,最后饮者称蓝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的春节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的春节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