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隋朝有多富有

kodinid 2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炀帝开创了什么盛世?
  2. 唐代的人还吃着隋朝存下的粮食是真的吗?为什么?隋朝很富足吗?

隋炀帝开创了什么盛世

隋炀帝之后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传位给二儿子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帝王,他任用贤能,听取建议,休养生息,打败来敌,建立了隋朝之后的第一个盛世,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这时期百姓生活富足,君明臣贤,有许多后世著名的贤臣。

隋炀帝

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隋朝有多富有-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第二代皇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于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隋炀帝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并迁都洛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使隋朝达到极盛。

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隋朝有多富有-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唐代的人还吃着隋朝存下的粮食是真的吗?为什么?隋朝很富足吗?

我是有历史,我来回答。例行性亮观点:这是一个谣言。

这个谣言出自对唐太宗一段话的误解。

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隋朝有多富有-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灭亡后,唐太宗与群臣讨论隋亡的借鉴,曾说过“(隋朝)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奢华无道,遂至灭亡。”

这段话被收入《贞观政要》卷8《辩兴亡》。

唐太宗的意思只是对隋朝存粮的一个估计,并没有说到唐朝仍在吃隋朝的粮食。

实际上,隋朝最大的几个粮仓,如回洛仓、黎阳仓、兴洛仓,在隋末的大***中已经被起义军消耗殆尽。

以兴洛仓为例。瓦岗军占据该仓之后,一方面大开粮仓赈济灾民。一方面将其作为义军的军粮。

兴洛仓的粮食固然很多,但根本架不住巨量的消耗。李密自恃粮仓丰饶,对其管理很是粗放,谁想来取粮就取粮,从不问户口多少。很多百姓取走远超所需的粮食,有些拿不动,途中都倾倒了。以至于洛河两岸白米洒了满地。

瓦岗军自己的消耗也很大。瓦岗军没有建立有效的补给机制,军需粮秣的获取,完全靠粮仓。李密花费军粮又十分大手大脚,特别是隋朝官员、士兵投降过来的,都毫不吝惜地给予厚赏。所以到后期,瓦岗军自己的军粮都出现了危机。

瓦岗军败亡后,洛阳一带的两大粮仓兴洛、回洛都吃空了,王世充占据洛阳后,屡屡出现粮食危机,是为明证。到了唐军统一中原,隋朝的旧粮仓基本都空了,唐太宗是吃不到隋朝存粮的。

传闻说隋文帝死后,留下的粮食足够食用用了五十年之久,在贞观年间还在食用。

这到底是真的***的,要想搞明白这是真的还是***的,首先要找到这句话的出处。在《贞观政要 辨兴亡》篇中,李世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仅这一句,当然不足为凭,也根本传传不出这样的传言。但是马周曾给太宗上过一个奏疏,劝谏太宗皇帝要体恤百姓。他写道

重点在于最后一句话,至今未尽。好像是说隋朝积攒下来的粮食现在还没有用尽,如果你再算一下时间刚好吻合。杨广做了十三年皇帝,李渊做了九年皇帝,马周在贞观年间被重用,好像也差不多是四五十年的时间。乍一看这个传言好像是无懈可击,实际上我可以告诉你这是***的。

如果你看第一句,你会感觉在李世民口中,杨坚父子,一个像守财奴,吝啬的只知道守着仓库,另一个像一个不知生活艰辛的富二代,只知道挥霍财富。而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杨坚,也被李世民钦定为历史上第一个“逐粮天子”(乃令百姓逐粮)。那我们看看开皇十四年发生了什么,让杨坚成为了“逐粮天子”。在《隋书 事货志》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杨坚跑到洛阳去了,让百姓自己去找粮食。杨坚在这种情况下为啥还要跑到洛阳,因为实际上皇帝和百官也没吃的了,皇帝带头到洛阳要饭去了。如果说按照李世民的说法,隋文帝那是有多吝啬,自己都吃不饱饭了,还要守着仓库

杨坚真不愿意赈灾吗?实际上但凡杨坚能拿出粮食,也不至于自己跑过去要饭。实际上杨坚赈灾力度一直挺大的,也很及时。开皇五年,关中大旱,青,幽,汴,徐,郑等州大水,隋文帝命令苏威分道开仓放粮,然后又命司徒王禀发广通之粟三百万石以赈关中。就连周代的酒粟都拿出来了,赈济百姓。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朝廷还买了六千多头牛和驴,让实在没有东西吃的人,去其它地方找吃的。

那为什么到了开皇十四年没有粮食了呢?在开皇十五年的,隋文帝就发布了一道诏书,从这道诏书我们可以看出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开皇十五年,隋文帝发布诏书说

意思说的很清楚,在开皇三年的时候,长孙当时的度支尚书,给隋文帝上书,建议设置义仓,以防备水灾旱灾。但是到了开皇十四年的时候,义仓早已经荒废了。而在前面也提到了荒废了原因,那是因为义仓是民间自己管理的,所以缺乏监督:“是时义仓储在人间,多有废捐”。所以隋文帝决定把义仓纳入州府管辖:“所有义仓,并纳本州”。

实际上李世民说隋文帝的那段话显然是不客观的,我们不知道是李世民有意还是无意,但是显然编撰《隋书》的魏征和当时的尚书左丞戴胄显然不认同李世民的意见,戴胄曾上书李世民提到:

戴胄指出由于隋文帝设立义仓制度,到了文帝末年,天下就没有饥饿了。这话显然是有些夸张,但是也指出了文帝这个措施是切实有效的,实际上这个制度是非常好的,义仓也被历朝历代延续了下来,直到清末的时候才被终结。可见,这并这个制度的优越性。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初,吏皆惧法,莫肯拯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隋末天下大乱,百姓遭遇严重饥荒,隋朝的粮仓储备大量存粮,但因官吏惧怕受罚,不肯开仓救济。

所以,隋末起义的群雄因饥饿而起,同时也以解决粮食问题为根本,争夺的并不是战略据点,而是永丰、洛口、回洛、黎阳等隋朝粮仓,毕竟只有解决了军粮,才能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那么李渊的唐政权吃过隋朝留下的粮食吗?当然吃过,有史书为证,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起兵,在河东逗留了数月之久,皆因河东一带饥荒严重,李渊无力进军。直到当年十一月,华阴县令李孝常以永丰仓归降李渊,唐军才有了充足的军粮,对此李渊兴奋的说道:“千里远来,急于此耳,此既入手,余复何论,食之与兵,今时且足,信出于己”。

正是凭借617年末隋朝永丰仓的存粮,李渊定鼎关中。而李渊称帝的时间为618年,所以,可以说唐代的人还吃着隋朝留下的存粮。

首先是粮食存储不了这么久。因为《新唐书》记载:“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着于令”。粮食存储最久的也不过是九年,隋朝的粮食又怎么够唐朝吃20年以上呢?难道隋朝存粮手段比现代还要先进?

其次,隋朝的确很富足,据史书记载,隋朝鼎盛时期:有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等多者曾至千万石,少者也有几百万石,各地义仓皆充盈。但是,这是隋文帝时期的情况,到隋朝末年时,经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兴土木和关中、河东等地严重饥荒和义军抢夺、开仓赈灾(目的是征兵)等消耗,至唐初时,也仅有唐军最先占据的永丰仓尚有余粮。如《隋书》记载:“代王侑与卫玄守京师,百姓饥馑,亦不能救“。

再有各地义军开仓的统计:“(李)密遣世绩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开仓恣民就食……得胜兵二十馀万”、“(刘武周)于是开仓以赈饥民……收兵得万馀人”等,类似记载比比皆是,所以,“唐高祖平京师倾府藏以赐勋人。既而,又患国用不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富足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朝 隋文帝 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