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7 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7 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800年是什么朝代?
唐朝
黔中军乱
黔中(今贵州)观察使韦士宗,政令苛刻,贞元十六年(八00)四月十九日,牙将傅近等逐之,士宗出奔施州(今湖北恩施)。五月二十九日,又入黔中。士宗入黔中后,妄杀长吏,人心大扰,士宗惧怕,贞元十七年三月,脱身逃走,四月二十日,以右谏议大夫裴佶为黔中观察使。
新罗王高信则卒
贞元十六年(八00)四月,新罗王高信则卒,四月二十二日,册命其嫡孙俊邕为新罗王。六月,俊邕卒,国人遂立其子高重熙。
800年在我国肯定是唐朝。唐朝建立年份很好记,是黄金分割值618。唐朝灭亡的时间是907年,800年在这两个数字之间,当属大唐朝代无疑。细点说,这一年是唐德宗李适的贞元十六年,农历庚辰年。这一年查理大帝称霸欧洲,罗马教皇为他加冕,神圣罗马帝国开始。
公元800年是唐朝。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灭隋建立***帝国,传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公元800年是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六年。唐德宗李适公元779年~805年在位。在位前期,以强明自认,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中兴气象。之后因用人不当,导致民怨日深,政局转坏,引起了社会动荡。
隋唐宋元时间轴?
隋朝——561-618
唐朝——618-907
北宋——960-1127 辽(契丹)——916-1125 西夏——1038-1227
南宋——1127-1279 金——1115-1234
元——1271-1368
历史上南唐与唐朝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说一下结论:历史上的唐朝和南唐可能并没有什么关系。
说到南唐,我们先说一下它的建立者李昪,李昪原姓李,父亲名叫李荣,李荣在战乱中失踪后,李昪便随养父徐温改名为徐知诰,徐温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徐知诰在养父的带领下一路高升,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之后甚至掌握了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
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称帝,国号齐。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里曾记载道:“自言唐宪宗子建王恪生超,超生志,为徐州判司;志生荣。乃自以为建王四世孙,改国号曰唐。”
根据记载,李昪“自言”为自己的生父为李荣,祖父为李志,曾祖为李超,而李超为唐朝宪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子,因此自己为唐朝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李昪之孙李从浦在其墓志铭《宋故左龙武卫大将军李公墓志铭》中也自称是建王李恪的后裔。
除此之外,龙衮《江南野史》、陆游《南唐书》、陈霆《唐余纪传》也都记载着李昪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后。而根据宋人所著《新唐书》中曾记载着李恪“无嗣”,从这一点上来说,南唐世系为李恪之后是虚构的。
除了上述史料,关于南唐李昪祖上的记载还有许多,《周世宗实录》、薛居正《五代史》记载说到李昪是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之后。李昊所著《蜀后主实录》中记载李昪是曾任岭南节度使的薛王李知柔之子,《资治通鉴》则认为是吴王恪。
可见,关于南唐皇朝的认祖记载繁多,却都没有一种统一说法,如此混乱的认祖,只能说明南唐皇室与李唐皇室本无瓜葛,认“祖”无非为增加政治影响的一种手段而已。
唐朝灭亡之后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五代为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朱温建立后梁之后最强的对手就是长期盘踞在河东的晋王李克用,李克用一直沿用唐朝天佑年号,并且以中兴唐室为口号与后梁争雄,当时百姓看到李克用姓李并且早在唐朝灭亡之前就被封了晋王,以为他也是唐朝皇室成员,但是李克用其实和唐朝皇室之间并不存在血缘关系。李克用不但和唐朝皇室没有血缘关系,而且他也不是汉族人,李克用其实是沙陀族,李克用因为在唐朝末年镇压农民起义有功,且多次拯救唐王室于水火之中,被唐昭宗赐号忠贞平难功臣,进爵晋王,朱温在篡夺***政权以后,李克用就打着恢复***的旗号拉拢人心,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自立为帝,并且沿用***的国号,史书中为了区分两者将其称之为后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7 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7 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