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唐朝农耕技术有什么发展

kodinid 3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代到唐朝的农耕文明是怎么演化的?
  2. 隋文帝对科举制的主要贡献?
  3.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文章的形式是?

汉代到唐朝的农耕文明是怎么演化的?

黄帝刳木为弧,攸猎不已,比那游牧更历害,神农氏尝百草有农耕,安居乐业有饭吃,何必养牛羊?可马背上的游牧,武大郎盯谷树皮,毕竟三粗,农耕安乐,庭院虽存,贫寒哪有气力习武?还白练,你省点儿力气呗。这就是游牧常欺负农耕的原因

隋文帝科举制的主要贡献


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唐朝农耕技术有什么发展-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隋文帝科举制的主要贡献: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杨坚创立了科举制,是对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他改变了过去“任人唯德”的选官原则,以“任人唯才”做为选官的最高标准,开创了一项伟大的变革。

2、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唐朝农耕技术有什么发展-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3、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唐朝农耕技术有什么发展-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科举制创建于隋朝,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为后来的考试制度奠定了基础,这是隋文帝的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突出贡献,永载史册。何谓科举?科举是君主、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考试合格者将成为官僚队伍的第三梯队。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文章的形式是?

八股文为主要形式。

科举的八股文体,将文章定型为破题、承题、原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小结这些个名目。从格式上讲八股文比传统的四书文、经义文主要多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部分。所谓“股”,便是“比”、“对”的意思,八股就是八句对仗句。

这种严格的文体格式,方便了阅卷官的评阅,更为考校考生们的才华,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中,做好一篇八股文实属不易,被称为戴着镣铐跳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农耕经济历史高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文帝 科举制 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