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是什么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及防御对象?
  2. 明长城的起止点?
  3. 明长城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

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及防御对象?

明长城的起止点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甘肃嘉峪关。

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

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是什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而区别于汉长城、清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涞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明长城属于明太祖所设的北方三道防线的最后一道。

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是什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故明长城的防御对象是北元、蒙古、瓦剌和女真的南下。

明长城的起止点?

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南至北京居庸关,西止到甘肃嘉峪关

明长城又称边墙。因为南北朝坞堡、五代弓箭社世侯都是反儒家的存在,所以明朝大多数时间内北民是没有与漠北部落实力相当的骑射组织,而平时长城的作用就突显出来。明长城真正的价值不是永绝漠北大军而是防御漠北游骑,因为没有明长城,整个华北平原就没有可能进行正常农业生产及生活。

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是什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

谈起长城,每个中国人都能说上一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长城究竟有多长,也容易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混为一谈。号称“万里”,但长城总长度却不止有1万里。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居庸关,另修建祁连山东麓到甘肃嘉峪关。

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

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连接秦长城,然后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明长城起止点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

明代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北逃的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命令修筑长城.全部工程历时二百年才完成.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辽宁丹东虎山南麓,全长一万二千余华里.

明长城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嘉峪关。

明长城是明代在北方修建的一座军事要塞,也称边墙。与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有很大的不同。

经过调研和测量,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了长城的资料:它东起辽宁鸭绿江,西到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全长8851.8公里。

自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长城在军事上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边疆经济开发,政治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了不小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长城起止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长城 起止点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