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研究唐朝历史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研究唐朝历史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文献记载有多少篇?
1.《旧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
2.《新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
3.《通鉴》卷185—216。
4.(唐)杜佑:《通典》。
5.(唐)李林甫等:《唐六典》。
7.(清)徐松:《登科记考》。
8.(唐)吴兢:《贞观政要》。
9.(宋)王溥:《唐会要》。
10.(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唐朝修改了哪本律书?
《隋律》
《唐律疏议》是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经多次修订而成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议》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政治经济制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唐朝自建国共历21帝,统治289年,通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况。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因黄巢起义影响其根基而灭亡。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高宗令人修撰法律典籍,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
《隋书·经籍志》的古史主要是说什么?
《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古代史志目录,《隋书》十志之一。《隋书·经籍志》是贞观十五年(641)至显庆元年(656)由魏徵等主持修纂的梁、陈、齐、周、隋五朝史志中的一种。主要参考隋代柳的《隋大业正御书目录》和梁阮孝绪的《七录》编成。
《隋书·经籍志》共收录四部经传3127部,36708卷。在注释中附载梁代尚存至隋已佚的图书1064部,12759卷,总计著录四部经传4191部,49467卷。分经、史、子、集 4部40类,其中经部有易、 诗、书、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等10类;史部有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 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等13类;子部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等14类;集部有楚辞、别集、总集等 3类。附道录、佛录,著录道教佛教文献。每书著录书名、卷数,多有简要注释,注明作者时代、爵衔,图书内容真伪及存亡残缺情况。前有总序,概述图书收藏和目录的发展。各部类有小序,叙述该类学术流派。
《隋书·经籍志》反映了中国唐代以前的古籍状况。其分类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四大名著?
唐代四大类书分别是《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
现今传世的这四部类书保留着大量唐以前的遗文秘笈,对于校勘古籍、辑录佚文及查找唐以前的诗赋和文献资料等方面,其作用十分巨大且无以替代。仅供参考!
唐代除了“南青北白”,还有别的窑口吗?
唐代的南青北白只是一个大致的格局,代表窑口分别是浙东越窑和河北邢窑,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窑口,或模仿名窑产品,或生产地方特色陶瓷。
单就“南青北白”来说,也不是单靠越窑和邢窑就能各自撑起半壁江山的,在南方以生产青瓷著名的除了越窑还有婺州窑、瓯窑、洪州窑、岳州窑等等。在北方以生产白瓷著称的除了邢窑还有定窑、巩县窑、密县窑等等。当然,生产青瓷、白瓷的窑口绝不限于以上这几个。在古代交通不是很方便的情况下,作为生活日用品的陶瓷,大部分都是地方窑口烧造的,只有一些著名窑口的精品瓷器,才会作为贸易或贡物走出一隅,扬名天下。
此外再列举几个有特色的窑口如以黄釉著称的寿州窑,以花釉著称的鲁山窑,四川的邛窑,以釉下彩绘和贸易瓷著称的长沙窑等等。了解这些名窑,也只是管窥唐代窑业的冰山一角而已。
说了那么多,不如赏图😝
越窑
瓯窑
婺州窑
洪州窑
岳州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研究唐朝历史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研究唐朝历史文献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