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图片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故宫建筑的时代背景和建造过程?
  2. 故宫历史?
  3. 北京故宫历史?

故宫建筑时代背景和建造过程?

1、名称考义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3、建造过程

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宫历史?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由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旧称紫禁城,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庙号谥号的皇帝(其中包括二十四位明清史公认的皇帝,以及一位身后尊为诚敬义皇帝,而后却被顺治罢黜的睿忠亲王)。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年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最后一代皇帝溥仪也曾在此居住。

北京故宫于明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蓝本建设,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明清二代***宫殿,旧称紫禁城,经历了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二代最高核心的代名词,明清二代故宫五百多年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文精华,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千多坐,房屋九千多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你存最完好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故宫历史?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从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结束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故宫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中心,先后经历了24位皇帝。故宫还是我国收藏最好、最丰富的文物博物院。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故宫明朝历史痕迹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故宫 北京故宫 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