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历史教训,唐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kodinid 4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教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的历史教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唐朝到至今的历史?
  2. 唐代的监察表现是什么?
  3. 有哪些讲唐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中国唐朝到至今的历史?

1.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距今1399年。

2.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继位后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极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末期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的历史教训,唐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唐朝是版图最大的中原王朝,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塞北各族尊为天可汗,并借由羁縻制度控制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等民族,还征调漠北地区的突厥士兵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且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学习自身的文化政治体制。

唐代的监察表现是什么?

1.弹劾权,不同于西方司法体系中的弹劾权,唐朝的弹劾权是指御史拥有的纠弹百官的权力,是唐朝御史台官员的重要职权之一,同时也是构成我国古代监察体制的重要内容。

2.言事谏诤权,即谏官所拥有的对国家时政得失提出自己见解,或对皇帝言行违失行为进行规劝的权力。自建国始,唐朝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广开言路的重要性,因而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谏诤制度。唐朝中书、门下两省官员都有进谏职责,其进谏内容并不局限于朝廷政务,对皇帝的奢侈行为谏官也可以上书进谏。

唐朝的历史教训,唐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监察礼仪权,即监督百官朝会仪态及祭祀言行的权力。礼制是古代天人关系、等级关系及人伦关系的集中反映,也是维护古代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为表示对礼制的尊重,各朝均有严格的规定,唐朝也不例外,故而就有了对百官礼仪的监察。


4.封驳权,封驳权最早可追溯至两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发展,至唐朝已形成一项专项制度,有专人职掌。所谓封驳,即封还诏令,驳正违失,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封还皇帝有错讹失误的诏令,二是驳正百官有违失的奏章。

5.监考权,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监督科考、并对科考***行为提出弹劾也成为唐朝御史的重要职责之一,即所谓的监考权。

唐朝的历史教训,唐朝的历史教训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哪些讲唐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3.旧唐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的历史教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的历史教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唐朝 中国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