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隋朝财政收入

kodinid 3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代大索貌阅的背景?
  2. 请详细说明一下隋朝的税收制度?
  3. 关于古代收税的官员名称?

隋代大索貌阅的背景?

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是隋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中一项用以整顿户籍和赋役的措施。

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隋朝财政收入-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初,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极为严重,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请详细说明一下隋朝的税收制度

隋唐

隋朝和唐朝初都颁布均田令及租调法。如唐高祖武德七年(624)颁布的新均田令,规定丁男(21岁)和18岁以上的中男,各授田100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永不归还),80亩为口分田。同时颁布《租庸调法》,规定受田丁男应缴纳的田租、调赋和应服的徭役。实现“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一赋税制度,对唐王朝的兴盛及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唐中期安史之乱(755~763)以后,由于户口流亡,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遂改行两税,实行“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是中国田赋税制史上一项重要的改革,使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向土地财产税转变。并将各种租税加以合并,分夏秋两季征收,简化了征收手续。

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隋朝财政收入-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一时期对食盐、酒、茶有时课税,有时免税,有时专卖。唐朝刘晏改革盐制,实行专卖与征税兼用的办法。武宗会昌六年(846)还实行课酒曲,以严密酒榷。唐代后期除恢复征收矿税、关市之税外,还开征以房屋为征课对象的间架税和对***得与公私支付钱物征税的除陌钱。隋代管理中央财政税收的机关为支部,唐代为户部。唐代还于刑部下设比部,负责对全国财政收入的审核与监督。隋唐在地方州县设仓曹司户参军掌管公廨、度量、仓库、租赋征收事项。县以下设乡,乡以下设里,里正负责查校户口,办理赋税征收,是最基层的征税人员。唐代后期,将地方所征收的赋税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归地方留用,一部分根据中央命令解交诸道节度使,其余部分直接解交京师,这即是唐代的“上供、送使、留州“制度。

关于古代收税的官员名称?

中国古代涉及税收的官制主要有十余种。

1、上计:战国、秦、汉时年终考核地方官员成绩的方法。战国时群臣于年终须将税赋收入写于木卷,呈送国君考核,称为上计。

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隋朝财政收入-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户部:官署名。三国以后,常置度支尚书,掌财用,隋始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改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清末将民政部分划出添设民政部,财政部分改设度支部,户部遂废。

3、市舶司:官署名。掌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事务。

4、税务处: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设立,辛亥革命后沿置。除涉及外交支用税项外,有关于海关关税事务,统归税务处核办,并指挥地方海关监督和通过总税务司间接指挥地方税务司。设督办、会办、提调,但实权均为外籍的总税务司操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上各省财政局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朝 赋税 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