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到清朝的重大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隋朝到清朝的重大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开国五大王?
第一老:忠孝王伍建章第二老:开国老帅高颍第三老:靠山王杨林:靠山王杨林为隋文帝杨坚的同胞兄弟第四老:上柱国贺若弼:上柱国贺若弼是大隋王朝的又一柱石,不过,稳重、隐晦的性格让其成为隋朝开国元勋中最没有“风头”的一个第五老:越王杨素:越王杨素是隋文帝杨坚的另一个弟弟。
清代长篇讲史评书《兴唐传》中的人物,伍建章(虚构)、高颎、杨林(虚构)、贺若弼、鱼俱罗、邱瑞(虚构)、韩擒虎、定彦平(虚构)、杨素是小说中隋朝开国的九位功臣。开隋九将中又存在前隋太祖杨忠、隋太宗主杜柯为分支九老。***广泛吸取民间传说而加以敷演,不拘泥于史实,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
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隋唐元明清的重大事件?
唐朝建立,玄武门事变,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五代十国,陈桥兵变,宋朝建立,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檀渊之盟,北宋灭亡,会宗,钦宗被俘,南宋建立,岳飞被杀,蒙古崛起,金灭亡,南宋灭亡,元朝建立,明朝建立,废丞相,杀功臣,设东西厂,锦衣卫,朱棣造反,设内阁,魏忠贤专政,李自成起兵,崇祯吊死煤山。
隋唐至清前期历史时间轴?
隋(581年到618)杨坚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
唐(618年到907年)李渊建立唐朝,史称唐高祖
五代(907年到960年)建帝朱温,历经朱,李,石,刘,郭,柴十多位皇帝。
北宋(960年到1127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史称宋太祖。
南宋(1127年到1276年)赵构建立l南宋,史称宋高宗。
元(1271年到1368年)孛儿只斤•铁木真建立元朝,史称元太祖。
隋唐至清朝的时间的话 ,隋朝过后是唐朝 ,唐朝过后是宋朝 ,宋朝又分为南宋 北宋。 南宋 北宋过后又出现了中国的一个 元朝, 元朝过后又出现了明朝。 明朝过后就是清朝,清朝过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以后就是军阀混战 ,然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
七年级下册列举两位民族英雄并简要概括其事迹?
七年级下册主要讲述了从隋朝到清朝中后期(1840年)的历史,涉及到的民族英雄有明朝的戚继光,郑成功,还有清朝康熙帝。戚继光抗倭,保卫了沿海地区领土***完整;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康熙帝领导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维护了东北地区领土完整。
乾隆退位太上皇后,提拔的五位军机大臣,结局如何?
乾隆曾许诺,自己不会超过祖父六十年的在位期限。所以,在他85岁这年,他选择将皇位给皇子,自己退位担任太上皇。
可是,熟读经史的乾隆同样清楚,除了遥不可及的,历史上的,几乎没有禅让后能得到善终。乾隆必须牢牢把握权力。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掌握人事调动的权力。军机大的任免尤为重要。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掌管中枢事务,属于朝廷中最有权势的大臣。
嘉庆刚刚继位的头一年,军机大臣的班子基本没有做太大调整,乾隆年间的六位军机大臣、、董诰、王杰、台布、都得以继续留任。唯一的变化是从都察院把左都御史沈初调入军机处。67岁的沈初跟其他几位军机大臣相比,算是比较年轻的。像阿桂这一年都已经79岁了。
沈初是乾隆年间的一甲,入担任编修,受到重点培养。在乾隆朝中,沈初一向以文才著称,曾参与编纂《》、《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文化工程。

这段时期内,和珅并不算太过出头。毕竟有阿桂压着,董诰、王杰牵制,和珅在军机处做不到一言堂。但是,到嘉庆二年,军机处出现很大的变动。正月,台布离开京师;二月,董诰离职;六月,王杰罢免;八月,阿桂去世。
七人小组的军机处,一年内少了四位。军机处需要处理全国极为繁杂的事务,自然要补充新人。乾隆陆续调入三人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这次调动,在军机处历史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担任军机大臣的官员,历来讲究资历、威望、经验。按照一般情况,大多是在一、二品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这次被调入军机处的三人中,唯有傅森算是符合一般规制。傅森的官职是兵部右侍郎,为从二品官阶。
但是,傅森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特别显赫的政绩。不过,傅森是满洲镶黄旗出身,属于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管辖。乾隆年间,上三旗提拔了不少高级官员。福[_a***_]就是镶黄旗出身。
跟傅森相比,戴衢亨跟吴熊光的提拔,更为破例。戴衢亨以侍读学士入军机处,吴熊光是通政使司参议。侍读学士是从四品,通政使司参议是正五品。如果按照过去的规制,这个级别的官员,只能入军机章京的职位。不过,乾隆的这次调动,并未完全没有缘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到清朝的重大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到清朝的重大历史人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