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参考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参考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望远镜哪一年进入明朝?
望远镜是明清时期耶稣会上叩开中国大门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 林文照先生认为中国最早提到望远镜的历史文献是 1615 年刊印的、由葡萄牙来华耶稣会士阳玛诺(1574—1659 年,1610 年入华)所著的《天问略》。
望远镜的真正发明者是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工匠利伯休。他于 1608 年用水晶透镜首创了折 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依据传闻和他对于折射光学的已有知识,很快也创制出了望远镜,并第一次把它用于检视星空
1626 年德国来华传教士汤若望著《远镜说》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望远镜知识的专著,望远镜的实物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是在1622年,携带者即汤若望
明代著名的小说有哪些?
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戏曲,明清***。足以说明明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例如当时出现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言情和市民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和短篇的话本和拟话本,诸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等,堪称不朽巨著。但是明朝的另外一种体裁的***却往往被我们忽视,那就是笔记***。
明朝***中的插图
笔记***的确切含义,学界目前尚有分歧,主要观点认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一些故事集、逸闻趣事等等,记载了大量驳杂但又难以称为正史的书籍,都可以纳入***笔记的范围中,***笔记从魏晋以降,取得了不俗的发展,而到了明朝,***笔记发展到巅峰。明代笔记***数量众多,根据谢国桢先生的统计,明代***笔记流传至今约有千余种以上,现存的笔记***中比较经典的有刘祁的《妇潜志》、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等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大观》
笔记***内容丰富,语言风格各异,文白夹杂,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地方俗语,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学界对其研究尚不够深入,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赵振铎先生的《训诂学史略》、《中国语言学史》等,比较简单系统的介绍了笔记***的发展轨迹。深入的研究这些笔记***,一方面有助于现代汉语言及方言的溯源研究,有助于推动辞书编订和古籍整理工作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发扬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
明朝***笔记中的地图
参考文献:
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 明清*** 这可谓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要说明代著名的*** 那也是数不胜数,咱就说一些耳熟能详的。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长期的民间传说和文人创作基础上写成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可谓是老少皆宜,其在民间的传唱程度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汉末一直写到三足鼎立局面与结束,生动表现了当时的波澜壮阔的政治、军事斗争。
《水浒传》是我国***史上全面生动的描写农民起义的艺术作品,其中对人物的描写那真是生动,一百零八将刻画的栩栩如生,个人觉得这部书描写人物性格描写的非常好。
《西游记》不用说啦,可以说是八零九零后童年的承载体,就算没读过书,电视剧都看过吧。其实书上写的更生动。哈哈。。
其实四大名著这种耳熟能详的咱们每个人都读过。
《金瓶梅》这个虽说是***,但是丝毫不会影响这部书的传唱,我是在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和《万历十五年》之后再看的这部书,这个家庭日常生活和世态常情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说句大实话,在咱们这边被禁的大多数文学作品其实都还是不错的。
《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言、二拍”这些都是很通俗而且挺不错的***,希望没事可以去读一下,我觉得这可比现代的一些无营养的要好看得多,而且不乏味。
明清是中国***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多以民间传说加以润色而成。这一时期的***大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一,《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讲述的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起义的故事。
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讲述了玄奘师徒四人历经磨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受欢迎。
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讲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魏蜀吴三分天下并最终统一于晋的故事。此书具有宏大的史诗品格,是我国第一篇历史章回体***。
我这里列举的是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因为《红楼梦》成书于清代,故不在此列。
你还知道哪些明代***呢?欢迎留言,谢谢!
明朝著作有哪些,明朝有多少年的江山?
明朝的著作有李时珍的巜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巜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巜天工开物》、吴有性巜瘟疫论》、徐霞客的巜徐霞客游记》以及四大名著中的三部,施耐庵的巜水浒传》、罗贯中的巜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
从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登基称帝起至明崇祯1644年煤山自尽止,共计276年江山(不包括朱元璋称吴王及南明的政权)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主要传世著作:
1明成祖修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在三年时间内即告完成。《永乐大典》有22877卷,其中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 且未有任何删节。
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3《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4《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5‘’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濛初
6临川四梦(即《南柯记》、《邯郸梦》、《紫钗记》及《牡丹亭·还魂记》)作者汤显祖
7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
2、《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3、《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4、《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中国的四大名著举世闻名,仔细看看我们就会发现这四本书,有三部写自明朝,除了这三本名著以外,明朝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的著作。
一、天文历法
中国素来重视天文历法,不仅仅是中国古人对于皇权有着“受命于天”的理念,还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明朝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明朝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于1383年新建观象台;1493年又造有模拟天体运动的浑天仪;即便是到了明朝末年1634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依旧编纂完成了《崇祯历书》一书,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做了简单介绍,并对其中内容做了大量的引用。
二、农学医学
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自然成为科学技术发明的一个突出热点,尤其是大明王朝更是如此。俞宗本完成《种树书》、朱橚著成《救荒本草》、喻仁与喻杰共同完成《元亨疗马集》、赵蛹写成《植品》等,值的一提的是1628年徐光启完成《农政全书》,该书是的重要意义已被编入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宝库,在中医方面的重要文献有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陈实功《外科正宗》、张景岳的《类经》、吴游性的《瘟疫论》等等。在中药学方面突出的人物及其代表作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的影响力也已超出我国一国范围,对于韩国与[_a***_]的医学发展也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地理学
对于地理志等方面的研究与整理素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如顾炎武始著有《肇域志》、徐宏祖写成《徐霞客游记》。另外由于郑和几下出海远洋,加强与周边及世界的联系,1425年,郑和航海图完成。
四、化工
化学工艺是明朝科技成就的重点之一。今天的矿井开***大多***用爆炸方式,此法即可追源至明朝的火爆法***矿发,另外1637年,宋应星完成了《天工开物》一书,该书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包含很多近代化学的概念。
对夏朝的文献记载有多少?
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遗存。
和很多人想象中,夏朝之所以争论不断,是留下文献太少的缘故。其实,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作为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详细记载,大禹治水就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
关于这个王朝的建立,司马迁做过陈述:“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褒氏、辛氏等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名号,因为“夏后”是老大,所以建立的王朝自然以它部落名“夏”为国号(《史记·夏本纪》)。
此外,书中还描述了夏朝建立前,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争夺联盟首领的战争,并把他们的祖先追溯到传说中的颛顼(zhuān xū)。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鲧(gǔn),就被称为颛顼之子(《大戴礼记·帝系》),也有一些文献说鲧是颛顼的五世孙: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鲧,鲧之子名叫禹,为夏后启父。这些记述表明,夏族很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
而鲧和其子禹的治水故事,更详见于《尚书·尧典》《尚书·洪范》与《国语·鲁语》等文献中。《墨子·非攻》还记载了禹治水有功后,被舜帝派去讨伐三苗。凭借战功,禹成功地从年老的尧手中接过王位。最有意思的是《左传》记录的一个细节:禹当王之后,召集各部落参加涂山会盟,防风氏的首领就因为迟到被处死。可谓是最早因为开会迟到被领导惩罚的可怜虫了。
禹后代的故事就更精彩了!禹死后,据说其子启也想当王,便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用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启还非常有音乐天赋,能歌善舞,钧台、天穆^_^·海外西经》就说启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与《九招》也都称启是其原作者。
然而,到了他的后代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启的儿子太康玩物丧志,被擅射的后羿所灭,立了太康之弟中康为王。中康死后,其子又继位,最终在后羿的***管理下亡国。直到后代少康复国,实现中兴,但没过几十年,又在桀的手中玩完。
就这样,一共历经13世 、17王,历时472年的夏朝,在公元前1600年灭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参考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参考文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