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研究明朝历史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研究明朝历史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时期从美国引进的高产作物?
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有;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从美洲引进观赏植物----向日葵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包芦”“包米”“珍珠米”。原产美洲,16世纪传入我国。
甘薯在明代的文献中称为“白蓣”“红蓣”“紫蓣”“红薯”“金薯”“蕃柿”“白薯”“番薯”
“红山药”等。原产南美洲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1492年哥伦布航海至美洲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东南亚,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的广东、福建等地。
马铃薯也称土芋、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大约在万历年间(1573—1620)传入我国。传入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东南亚传至我国东南沿海的闽、粤;另一条是从海外直接传入我国的京津地区。
10部重要的地理文献?
《尚书·禹贡》
各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之后,几乎各正史都有地理志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因为是笔记体小说,内容很杂,只有少部分关于地理的零星记载。
《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旅游笔记。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唐代各地郡县大小、地形、物产
《中国历史地图集》,1983年,谭其骧主编
《山海经》,关于古代地理的传说记载,其中《山经》部分比较可信。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南北朝,法显,记载法显西行求法的经过,以及所经历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城池、宗教、风俗等情况。五世纪时佛教、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
明朝著作有哪些,明朝有多少年的江山?
说到明朝著作怎么可以不提永乐大典呢,《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及华夏最大的一缉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11,095册,约3.7亿字。遗憾的是《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仅存418册823卷,散藏于9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公私收藏机构,约为原书的4%。《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过要清楚的是《永乐大典》虽然包含明代著作,但也包含许多明之前的朝代的著作。
明朝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中晚明的科学技术出现了新的进步。中晚明科学著作众多,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吴有性的《瘟疫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
明朝的长篇***也是历朝历代最繁荣的朝代,我国四大名著其中之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在明朝完成的(有的是早前就开笔了,明朝完成的),另外我们现在比较难看到的《金瓶梅》也是在明朝完成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又被誉为“四大奇书”。
现在很多耳熟能详的剧本也是出自明朝,例如《狂鼓吏》(祢衡)、《玉蝉师》(月明和尚度柳翠)、《雌木兰》(花木兰)、《女状元》(黄春桃)、《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
明朝有多少年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通俗大众化文学兴盛的时期,明朝1368年建国到1644年亡国(不算南明),经历十六位皇帝,因为有兄弟间的传位,所以明代只传了十二代,共二百七十六年,明朝是中国,通俗大众化文学兴盛的时期,四大名著其三出自明朝,可见明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
中国的四大名著举世闻名,仔细看看我们就会发现这四本书,有三部写自明朝,除了这三本名著以外,明朝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的著作。
一、天文历法
中国素来重视天文历法,不仅仅是中国古人对于皇权有着“受命于天”的理念,还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明朝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明朝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于1383年新建观象台;1493年又造有模拟天体运动的浑天仪;即便是到了明朝末年1634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依旧编纂完成了《崇祯历书》一书,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做了简单介绍,并对其中内容做了大量的引用。
二、农学医学
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自然成为科学技术发明的一个突出热点,尤其是大明王朝更是如此。俞宗本完成《种树书》、朱橚著成《救荒本草》、喻仁与喻杰共同完成《元亨疗马集》、赵蛹写成《植品》等,值的一提的是1628年徐光启完成《农政全书》,该书是的重要意义已被编入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宝库,在中医方面的重要文献有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陈实功《外科正宗》、张景岳的《类经》、吴游性的《瘟疫论》等等。在中药学方面突出的人物及其代表作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的影响力也已超出我国一国范围,对于韩国与日本的医学发展也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地理学
对于地理志等方面的研究与整理素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如顾炎武始著有《肇域志》、徐宏祖写成《徐霞客游记》。另外由于郑和几下出海远洋,加强与周边及世界的联系,1425年,郑和航海图完成。
四、化工
化学工艺是明朝科技成就的重点之一。今天的矿井开***大多***用爆炸方式,此法即可追源至明朝的火爆法***矿发,另外1637年,宋应星完成了《天工开物》一书,该书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包含很多近代化学的概念。
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成型与此时,还有徐侠克侣行纪,和永乐大典,以及医学巨著本草钢目,和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等巨著。大明王朝领土最大时约200O平方公里,西伯利亚广茂的疆域在其治下。到崇祯帝时仍有约六百多方平方公里土地。
1、《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
2、《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3、《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4、《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_a***_]、火药、纺织、染色、制盐、***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研究明朝历史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研究明朝历史文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