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词看唐朝历史,从诗词看唐朝历史的发展

kodinid 4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从诗词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从诗词看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杜甫的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2. 唐朝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杜甫的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早在晚唐《本事诗.高逸》就曾经写道:“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这时候杜甫还在世,人们就这样来称呼他的作品了。

杜甫的诗,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的都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疾苦,记录的都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的都是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从诗词看唐朝历史,从诗词看唐朝历史的发展-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杜甫的诗为何被称“诗史”?简单的说就是,杜甫是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他所处的时代社会矛盾激化,盛唐气象己不再。因此,杜甫的诗大都是表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后人可通过其诗作了解当时中唐时期社会的真写面貌,所以,杜甫的诗才被称为“诗史”。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志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极恶如仇,在他的作品中,对朝廷的***,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了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作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这条主线,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主角又似可见杜甫的伟大

杜甫以诗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同一部历史一样,尤其是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在他的诗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他的诗歌可以视为历史,可以佐证历史,可以弥补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圣人这个称呼是儒家的尊称。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是符合儒家思想,忧国忧民,爱民如子,具有广阔的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杜甫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抱有积极的入世热情,忠君爱国。自身身处困境之中,却还能关心广大和自已一样的人,这种博爱的情怀,是当得起圣人称号的。而这种情怀主要是通过他成就极高的词作表现出来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现的就是这种情怀。最后谈一下杜甫的艺术成就。杜诗是集大成之作。从题材、内容、风格、造语、章法各个方面都极为突出,成就极高。

从诗词看唐朝历史,从诗词看唐朝历史的发展-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1、唐代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2、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

3、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

从诗词看唐朝历史,从诗词看唐朝历史的发展-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

5、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

这个问题争论颇多。有二、三、四唐说:

1、前期和后期。

2、初唐、中唐、晚唐。

3、初唐、中唐、盛唐、和晚唐。

这种分法源于历史和文学。个人认为:以唐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划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是比较合理的一种分法。

而按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明确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并对分期时限、发展状况和代表作家作了概括说明。初、盛、中、晚四期自具始终,同时其间又包含着盛衰起伏、正变主次等各种交互错杂的变化。后人研究唐诗分期,大致都赞同和***用高棅的四分法。想必楼主问的也是这种分法。

三分法主要以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的说法为代表。其中前期是唐高祖至玄宗***二十九年(公元618─741);中期自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742─820);后期自穆宗长庆元年至昭宣帝(即哀帝)天祐四年(公元821─807)。其划分法是以"统治阶级内部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为依据。

按文学来分的代表作家:

初唐

高祖武德元年 (618)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从诗词看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从诗词看唐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杜甫 中唐 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