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滕王阁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滕王阁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写关于滕王阁的古诗?
3.《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宋朝·吴潜
4.《秋日登滕王阁》清朝·彭孙遹
5.《舣舟登滕王阁》宋朝·戴复古
6.《题滕王阁图》元朝·贡师泰
7.《滕王阁》宋朝·章***
8.《一枝春·访滕王阁娄妃墓,因过谢尚宅,并看澹台将军石像》清朝·王闿运
9.《登滕王阁步丘琼山南昌第一楼之韵三首·其三》明朝·郭之奇
10.《舟中风雨漂摇寄宿滕王阁》明朝·韩日缵
滕王阁序第一句是豫章还是南昌?
一定是“豫章故郡”,阁内石碑、五代定保、北宋苏轼、明代文壁,他们都错了(我不明白他们不需要回避唐代宗名讳了,为什么还要用南昌故郡)。
从文义对仗上看,汉代设州、郡、县,唐设代道、州、县,对应我们现在的省、市、县。王勃写序之前,南昌一直是豫章郡(或洪州)下的一个县。豫章郡的郡治设在南昌县,洪州的都督府设在南昌县(就相当于州治设在这里)。所以豫章故郡更能对洪都新府。
滕王阁序出自哪里?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写于公元756年。该篇写作背景源自唐玄宗时期,他的嫡长子李忱被立为太子,但后来因争夺继承皇位的问题,被废黜至洛阳郡王。李忱称王后,选定了洛阳府城中的滕公阁作为他的居所。王勃受到咸阳郡公杨伪菴的委托,前往洛阳探望李忱,目睹了他投靠杨广的滕王朝廷。在对李忱困境的感慨和对滕王朝廷的赞颂之中,王勃创作了《滕王阁序》这篇诗文。
《滕王阁序》是唐代大诗人王勃所写的一篇书法序文,是为了赞扬唐代宰相裴休所在福建建造的滕王阁而写的。该文以叙述滕王阁的历史和建筑风貌为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志士仁人”的赞赏和对于官场***的批评。这篇文字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骈文之祖”,影响深远。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之后《古文观止》选编了它。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上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
《古文观止》中本人之最爱就数《滕王阁序》了。
滕王阁序 - 出处
王子安集,四部从刊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
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扩展资料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滕王阁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滕王阁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