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有哪些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十大权臣排行?
  2. 朱元璋开恩科舞弊案结局?

明朝十大权臣排行?

明朝历经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大一统王朝,共历经十六为皇帝

一、知行合一王阳明

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阳明(1472—1529)。古人以“立功、立德、立言”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而大明王朝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之人,王阳明堪称为明朝第一人。

二、力挽狂澜于谦

于谦(1398-145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高风亮节千古流传。

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1525- 1582)。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四、神机妙算刘伯温

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开恩科舞弊案结局

深感隆恩浩荡的刘三吾,虽然被朱元璋的信任感动非常,他也勤勤恳恳,尽心竭力的去做了工作,同时发挥了他正直的一面,用公正的心、渊博的见闻去评判了每一位士子的文章,并且完成了最终的取录名单。

按说,把上头交办的差事办好,自然是有功无过,或许这样的道理放到其他人身上可以,但是放到了为皇帝办事,为国家效力的科举主考官身上,只做到一板一眼做好差事,显然还不够。

当取录名单出炉之后,这些士子的出身出奇一致的为南士的时候,作为丁丑会试负责人的刘三吾就应该发现问题所在;更应该想到这样一个偶然的结果一旦发布出去,会在明朝士人之中引起怎样的轩然***。结果是什么,他居然没有就此对朱元璋进言,也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身为南人考官而避嫌,也正因如此,85岁的刘三吾闯下大祸,让朱元璋知道后很失望,只是朱元璋没有马上降罪刘三吾,而是组织了一次复查。

这一次复查行动的安排,朱元璋是为了查清是否真有北方士人反映的“南方主考官偏私南方士人”一事,更是给刘三吾等主考官一次机会。他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平息了北方士人的怒火,稳定局势。结果是什么?复查团成员,以朱元璋侍读张信为首,维持了刘三吾等人原来一样的判定,复查的结果依然是全部取录者为南方士人,理由是北方士人的文章确实不行,而且多有犯禁之言。

听到这样的结果,朱元璋脸都要绿了,组织了这一次复查,却只换来了这些南方士人却依旧不依不饶,事情变得越发不可收拾。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人举报张信等复查成员是在刘三吾等主考的授意下,***取了对北方士人文章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得知了这个消息,自然不会因为几个迂腐的南方官员而坏了国家大计,于是,对于这些以刘三吾等“不识大体”的人进行了凌迟等严厉刑罚

这样的结果朱元璋并不愿意看到,只是刘三吾先是失职在先,不为国家大局进言;随后又“执迷不悟”,让朱元璋一再失望。不过,朱元璋还是留了刘三吾一条命,理由是他已经85岁高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样的理由实在太过牵强,也都明白,朱元璋还是知道刘三吾“人慷慨,不设城府”的,只是做了糊涂事罢了。



时至今日,南北榜案几乎要被认定为一个冤案,而85岁高龄的刘三吾则成为了众人口中的“牺牲品”。其实刘三吾的结局真不冤,他先是失职,随后又拒绝以大局为重进行补救,暗中干预复审结果,不给朱元璋台阶下,最终依靠着他过硬的人品和影响力保住了一条性命,这已经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结局,谈不上被冤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最大冤案案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朱元璋 明朝 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