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两晋到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两晋到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到隋朝历史?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
2、八王之乱:
290年司马炎去世,继位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皇后贾南风把持政权。为了夺权,贾皇后伙同诸侯王,导致八个司马家族的诸侯王先后带兵入京夺权,引发长达16年的内战“八王之乱”。
3、五胡乱华
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称王。匈奴人刘渊在山西起兵。国家开始分裂。310年刘渊病逝,其子刘聪夺位。次年攻入洛阳,控制晋朝皇室。司马邺在长安继位。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次年***司马邺,西晋灭亡。北方地区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
古代国家历史顺序?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1、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3、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
5、楚汉相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7、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公元23年10月6日
8、玄汉:公元23-25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
历史朝代顺序是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国朝代简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元明清。
先秦时期: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秦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 西晋、 (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
隋唐时期:隋朝、 唐朝
三国早还是隋唐早?
当然是三国早了,三国是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隋唐是公元581年到907年。
中国朝代顺序: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西汉 东汉 ) ,三分魏蜀吴,两晋(西晋 东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五代十国)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三国更早,三国的起止时间为220年到280年,唐朝的起止时间为618年到907年,所以三国更早
1、三国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
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2、唐朝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扩展资料
唐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唐朝周边属国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日本等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经济、社会处于上升阶段,社会先进、文化[_a***_],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与技术的大输出朝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同时给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中汲取诸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两晋到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两晋到隋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