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图片

kodinid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明朝历史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北京明朝历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北京城多少坊?
  2. 明朝定都在哪里?
  3. 长相思大明殿为什么倒塌?
  4. 明朝开始的首都在哪里?
  5.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明朝北京城多少坊?

明代将北京城划分为三十六坊,内城二十八坊,外城八坊,内外城分属东、西、南、北、中五城管辖,设五城兵马司。每城各设正、负指挥,负责治安捕盗。每坊分为若干个牌,每个牌下又设若干个铺,铺有铺头,管若干条胡同。每个兵马司均为独立机构,各设指挥1人,副指挥4人。

明朝定都在哪里?

明朝开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明朝灭亡

应天府(现今的南京),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

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现在的北京)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

长相思大明殿为什么倒塌?

长相思大明殿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座古代建筑,建于明朝。它曾是明朝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但在清朝时期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

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北京明朝历史建筑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终,在清朝末年的1900年,长相思大明殿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被烧毁,后来的修缮没有恢复其原貌。因此,长相思大明殿倒塌的原因主要是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摧毁。

明朝开始的首都在哪里?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

南京,那时候称应天府。

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八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并改名应天府。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

扩展资料: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都城大多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为北平,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京平故事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河南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坐落于北京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依山而筑,山明水秀,景色宜人,自永乐七年五月始建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入葬,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而陵墓中仅葬有十三位,其余三位身在何处呢?

明十三陵始建于永乐七年,因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然不在其中。众所周知,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定都南京而非北京,故而在洪武三十一年驾崩于应***宫时,遵其遗诏葬于紫金山孝陵。“孝陵”之名,据闻取意于皇后马氏谥号“孝慈”,又因朱元璋奉行孝治天下,故而定。朱棣继位后,还特意在明孝陵为父亲朱元璋竖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此后每年年底都要到孝陵祭扫,后来每一任明朝皇帝都以南京紫金山为明朝龙脉所在。

第二位未能葬入十三陵的皇帝,便是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继位,他继承了父亲朱标温顺腼腆的性格,论谋略、论武力都比不上他的几位叔父。他喜爱儒道、向往仁政,然而却用人不善,想法皆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也为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

朱允炆的其中一位叔父便是燕王朱棣。朱棣自小便接受优秀学者和佛教和尚的最好通才教育,在明朝大将们的辅弼之下也表现出不凡的军事领导才能,但也逐渐养成了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的品性,因而在父亲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其兄长之子朱允炆的时候,朱棣自然很不服气。

为巩固皇权,朱允炆先后废除了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独留燕王朱棣,做谨慎打算,而朱棣也因此有了招兵备战的机会。朱棣听从道衍之计,暗中招募扩充军队,步步为营,直至1399年6月朱允炆终于准许他三个儿子回到他身边,朱棣终于决定出兵谋反。同年7月,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掀起了一场长达三年的腥风血雨,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6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一说朱允炆死于大火,或说其由地道逃脱,落发为僧,云游天下;又有一说他逃至东南亚,郑和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朱允炆。无论如何,朱允炆的真正下落已不可考究,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也正因此,明十三陵中便没有朱允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明朝历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明朝历史建筑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朱元璋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