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朱家历史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朱家历史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灭亡朱家有多少人?
万历时期,宗谱记载宗室成员为十五余万,1644年时最低应为二十余万。明皇室被李张、满清杀了大概有五分之三。后以各种逃生方式存活了下来。至今人数大概为一百八十万左右。
明代灭亡时,***档案就是玉牒上正式收录的朱家人数。洪武年间是5人,到永乐年间,增至127人,到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而万历三十二年又增至8万多人。这个玉牒记载的人,包括男女。
在明朝档案中,包括了奉国中尉这个最低皇族。只是不包括庶族,庶族本来也是需要自食其力的。
另外,明代亲王没有呈现累加级数的增长,而是在达到85人的最高峰后稳定在了30人。由于明朝有降爵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亲王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的。朱元璋的智商也不可能看不到无降爵制度的危害。
清廷入关称帝后是怎么对待明朝朱姓后裔的?
明朝从朱元璋即位开始,到明朝灭亡,二三百年间,朱元璋的后代繁衍出了数十万人。对于这数十万人都赶尽杀绝,显然是不可能的。清军入关之后,对这些人也是分而化之,区别对待。
首先,一些影响比较大的人,有可能对清朝的统治不利,那就必须杀掉。比如清军入关以后就冒出来了宣称是崇祯皇帝太子的人。这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绝对是不能留着的隐患。清***果断宣称,这个太子是***的。为了掩人耳目,他还让崇祯皇帝的岳父去识别。结果,那个老头子摄于清朝的***,根本不敢认,配合清廷宣称这个孩子是***的。
其次,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也是坚决要杀掉。比如,清军入关后对待南明的那些个皇帝,都是一个字:杀!弘光帝朱由崧被抓到北京杀掉,隆武帝朱聿键被追到福建杀掉,永历帝朱由榔被从缅甸抓回昆明杀掉。他们的直系亲属也都没有能够幸免。和弘光帝朱由崧同时被杀的就有九个王爷。
再次,对于那些跟随郑成功到了台湾的宗室贵族,清***则是网开一面,把他们迁移到内地进行安置。比如明朝灭亡的时候,益王朱和玺跟着郑家逃到了台湾,朱和玺去世后,他的儿子朱怡镐继承了他的爵位。清朝消灭了郑氏集团之后,朱怡镐并没有被杀,而是被清***安置到了河南杞县,这个时候清军入关已经四十年,已经有了足够的根基。
至于说已经十分疏远的宗室,清军入关的时候其实已经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了,对于这些人,清***基本上是置之不理,就把他们当成普通百姓来看待就行了。
总之,清朝入关后,对于朱元璋后裔之中王爵者基本都杀掉了。疏远宗室,则基本放过。
明朝朱家的亲支几乎都被屠戮,像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永历帝朱由榔以及所谓的朱三太子,明朝皇室不管真***清初一般抓住了就是难逃一死。
到了康熙后期,满清的统治渐渐稳住了脚,民间的反抗也较小了,明朝皇室的后裔也凋零的没几个人了,满清也就没再大肆***,像朱怡镐并没有被杀,而是被清***安置到了河南杞县。
到了雍正时期,为了表示清朝的仁政和大度。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清世宗命访求太祖支派后裔。次年(1724年)访得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清***宣称他是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朱桂后裔!不过这人似乎不是明朝皇室后裔,字辈与明朝皇室不符合,很可能是远支,但是是得到满清***的官方认证。
满清***加封朱之琏为一等侯,世袭,列五等之班,世世代代负责明陵的祭祀及管理事宜,其族内人丁也由镶白旗全部转入正白旗。不过他有祭祀明陵之命,但是清廷规定不服明服,不行明朔,不用明礼。每年春秋二祭,都有必须“呈明前往”,其实只相当于一个守墓人的身份,并不属于二王三恪。而且各代延恩侯每年支俸银610两,俸米305石,可见爵位极低。乾隆十四年(1749年),赠一等延恩侯,世袭。
下面是延恩侯的世系——
延恩侯一共延续了12代,到了袁世凯称帝时(1915年),还曾召见朱煜勋,并且邀请其参加揖让皇位之礼,以表示排满的意思。
一代朝廷,一代皇族。按照我们中华的“传统”来说,每当朝代鼎革时,新建的王朝总要铲除前朝皇族。清朝政权的统治者尤其突出,毕竟是外族入侵所以做贼心虚,特别怕明朝皇族的后人,所以清朝统治者刚开始就想要对明朝皇族给赶尽杀绝。当时的明朝皇族的后人几乎巴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一出去就会死的很惨。当然,如果仅仅是***那么今天这个问题就不好玩了,直到康熙时期(公元1662--1722年),情况才稍有变化。
(康熙)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才下了这样一道圣旨:“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幸存下来的明朝皇族怕这是清朝人的圈套,于是大家都还没有动静。直至1724年,清朝才宣布访查出明宗室后裔朱之琏,封为一等侯,其职责就是每年祭奉明朝皇陵。值得一提的是,朱之琏的祖父代王朱彝曾在山海关担任洪承畴的监军,1641年兵败时降清,因未暴露身份而被编人八旗中当奴才。
(雍正)到了雍正皇帝时,第二章明朝庞大皇族下场悲惨洲化了的朱之琏已经当到了正定知府这样的州官。朱之琏很精的一个人,他敢肯定在当时出面清***一定不敢动他,于是就主动站出来揭露了自己的身世,果然得到一个世袭的“延恩侯”之位。1912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朱明后裔延恩侯却表示仍效忠于清朝。在溥仪的英语老师的回忆录中说,1924年9月他找到那个清朝所封的最后的世袭延恩侯朱煜勋时,发现此人已穷困潦倒。得知已经退位十二年的溥仪愿意见他,他非常高兴,朱煜勋告辞时还讨到了溥仪的赏钱。此后,溥仪流亡天津等地进行复辟活动,这个明朝皇族的后人居然前往追随,甚至一直跟到长春的伪“满洲国”官内,以现身说法颂扬清朝一向“皇恩浩荡”。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皇族威严。为什么堂堂明朝皇族的后人竟然会跟着已经退位了清朝末代皇帝一起流亡呢?小编想,也许明朝最后一支皇族已经被养成了猪。他们十代人在清朝的照顾下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也许在他们的心中,曾经的灭族之人已经成为了衣食父母。在清朝灭亡时就开始担心谁能喂饱自己。曾经的清人***朱氏皇族的惨状,这位朱氏皇族的后人竟一句话过。由此可见,当年康熙和雍正皇帝要求保留一支明朝宗室并封侯的这种***仁***义政策,还是很成功的,在二百多年里用不多的供养费就为清朝买到了一块廉价的装饰品。在明末清初战乱中,朱氏皇族的遭遇是悲惨的,这恰恰说明了朱元璋那种使后代都锦衣玉食的养尊处优的方式是完全行不通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明末,朱氏皇族因为过者好日子而失去了奋斗精神。在清末,朱氏皇族因为过着好日子甚至失去了尊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朱家历史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朱家历史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