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女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女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明朝朱祁钰的妃子杭氏真的懂医吗?
不懂医。
杭氏,明代宗(景帝)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死后谥为“肃孝皇后”。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她作为明代宗继皇后的身分不被明朝正史认可。算是明代后妃中的一位悲剧人物。
喜事还没有完。第二年,明英宗亲征蒙古被俘。国难之际,朝廷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年号“景泰”,是为明代宗,又称为‘景泰帝’或景帝。杭氏被册封为妃。
登基之初,代宗立哥哥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代宗欲废黜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汪皇后坚决反对,并劝说代宗之所以能即位纯属侥幸,万不可将朱见深废去。汪皇后因此触怒代宗而被废去,之后朱见深也被废去,改立朱见济为皇太子。杭妃母以子贵,被立为皇后。
短短几年时间,杭氏就由普通的民间女子成为当朝皇后,且儿子又是太子,真可谓平步青云了,她的父亲杭昱也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杭皇后沉浸在幸福中。
然而人生难料,这样的风光无限她只享受了短短的四年。
景泰四年十月(1453),皇太子朱见济夭折了,年仅5岁。杭皇后悲痛欲绝,卧病不起,很快在景泰七年二月(1456)崩逝。代宗也颇为悲伤,谥为”肃孝皇后“,又为她修建陵墓,号曰”寿陵”,任命皇后的哥哥杭敬、弟弟杭敏为锦衣卫百户。
值得一提的是,杭氏当了好几年皇后,至死其兄弟才被赐锦衣卫百户。而代宗晚期的宠妃唐贵妃,在还没当上贵妃时,其父唐兴就一再的升官,从百户而千户。杭皇后死的当年,唐氏被封为皇贵妃,其父又从锦衣卫千户升任指挥佥事。另一个***出身、在杭皇后去世当年才刚刚入宫的李惜儿,其弟李安更是在当年七月十八就封锦衣卫百户,不到一月又被赐“香火院”。
和这些女人相比,代宗对杭皇后何其薄也,可见她生前不是很被丈夫重视,能当皇后更多还是因为生了儿子。她的早逝,不仅仅只是伤心儿子夭折,还有对失宠的恐惧。
明清两代著名女性人物合称?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八位均为歌妓才女,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伎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也与《板桥杂记》相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女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女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