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隋朝历史名人及事迹

kodinid 1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杨坚和朱元璋同是40岁即位,为什么隋朝在杨坚晚年时有所衰退,而明朝没有?
  2. 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帝王?

杨坚和朱元璋同是40岁即位,为什么隋朝在杨坚晚年时有所衰退,而明朝没有

这样的说法大概是因为杨坚虽然是隋朝的开国帝王,但是杨坚在打下江山以后,特别是他晚年的时候,杨坚的性情变得多疑和残暴,开始诛杀一些隋朝的肱骨大臣,让隋朝的可用之人越来越少,朝廷更是一度陷入政治混乱的状态,最后隋朝的开国元勋中好像就只剩下了杨素,其他的人都被杨坚杀的杀,辞官的辞官。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的帝王都是晚年的时候一改之前明君的作风,开始变得多疑,开始无端猜忌一些身边的亲近之人,总是觉得别人要夺自己的江山,害怕自己朝不保夕,会被人***,这种患得患失不仅让他们失去了作为一个帝王的理智,还会让那些曾经为朝廷立过功的老臣们心寒,失去民心。最后落得一个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只有趋炎附势的小人的结局。 杨坚晚年诛杀了很多对自己很忠心的大臣,唯一的几个保住了自己性命的大臣也都辞官回家了,很多大臣都开始对杨坚有意见了,杨坚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自己砍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杨坚造成的后果没有在当代就表现出来,而是到他儿子杨广即位以后才开始逐渐显现。 其实历史上很多朝代灭亡都不是一个君王造成的,很多都是历朝历代的君王犯下的错误积累下来的后果,没有在之前就显现,是因为当时可能国力还比较的强盛,朝廷还可以用一些法子堵住那些漏洞,但是这些错误并没有随着时间消失,它们终究会爆发,隋朝灭亡也是这样,都是长期积累的后果。 杨广只是刚好处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而已,当然杨广也犯了很多错,可是要把隋朝的灭亡都算在他一个人的头上还是有点不公平。

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帝王?

自古皇室亲情总是寡淡,为了那个至高的位置,骨肉手足相残一直都有,弑兄杀弟的李世民都知道,而亲手弑父篡位也不少,南北宋的刘劭,北魏的拓拔绍,隋炀帝杨广,还有后梁的朱友珪就是杀父夺位的。

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隋朝历史名人及事迹-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皇权至上的时代,父子亲情也要权力的争夺中显得渺小虚幻。刘劭当时身为太子,却卷入了巫盅的案子之中,是当时的皇帝刘义隆的长子,也是嫡子,但是他在听闻刘义隆有意废除太子的想法之后,协同自己的弟弟连夜率兵逼宫,将父亲刘义隆杀死,自己登基为帝,当然这帝位来得如此不堪,他不过做了三个月皇帝,就遭人讨伐,兵败而被俘,最后被处斩了。而拓拔绍却是因为他的母亲有过失,道武帝要杀她,他连夜率兵入账杀了道武帝,当时他也才年仅十几岁,不久就被他的兄长给诛杀了。

历史对于杨广的记录还是比较多的,作为杨坚的嫡次子,他颇受杨坚宠爱,在杨勇失去太子之位时,他若非在杨坚病重时就着手杨坚身后之事,让杨坚知道杨广盼着他死,杨坚也不会兴起废他而重立杨勇,而杨广听到风场,就带兵夜围宫殿,随后就传出杨坚身亡的消息,阻随之杨广登基为隋炀帝,杨坚是否是他所弑呢?相对之下,后梁的朱友珪为朱温的第三子,母亲的出身很低,是一名营妓,如无意外,皇位于他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他一样弑父登基了。历史总是有很多惊人的相似,这些无视伦常,为了权势而弑父夺位的人,最终也并没有太好的下场,杨广虽然开创了科举,兴建了大运河,却弄得民怨四起,最终把隋朝终葬送了,朱友珪却***无度,百姓流离。

楚穆王(?-公元前614年),芈姓,熊氏,名商臣,楚成王长子。其父楚成王改立幼子为太子,楚穆王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

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隋朝历史名人及事迹-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赵惠文王赵何(约公元前309年─公元前266年)。嬴姓赵氏,名何。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主,赵武灵王次子。赵武灵王在退位给赵何后,与其长子因为内乱,被赵何饿死在沙丘。

刘劭(约426年—453年),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刘义隆因巫蛊废太子,刘劭知道后联合其弟杀父自立为帝史称“宋元帝”,改元“太初”。

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拓跋珪要杀犯错的拓跋绍母亲,拓跋绍为了救母杀其父。不久被其兄拓跋嗣诛杀,时年十六岁。

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隋朝历史名人及事迹-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友珪(884年―913年3月27日),后梁太祖朱温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弑父登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七下隋朝名君事迹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杨广 隋朝 拓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