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记述唐朝历史的史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记述唐朝历史的史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史这本书怎么样?
《唐史》是中国唐代历史的正史,由唐朝时期的官员、学者等人编写而成,共三百卷,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至哀帝天祐四年(618年-907年)的历史。作为唐史研究的基础史料之一,它对于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唐史》是一部官修史书,其编写过程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色彩和偏见。此外,《唐史》篇幅较长,内容繁杂,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较为枯燥。因此,如果您想深入研究唐代历史,需要结合其他史料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唐史》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唐本纪是什么意思?
唐本纪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史书,它主要记述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分为三十卷,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开始,一直到唐懿宗即位结束。唐本纪是唐朝官修史书之一,其编写时间和编撰者至今仍有争议。唐本纪所记载的历史内容丰富、详实,是研究唐朝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
唐代历书作者?
旧唐书原来是由宰相赵莹监修的。《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
旧唐书
后晋官修《唐书》,成于众手。还在后唐时期,就对旧唐书的修撰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直到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二月才正式开始编修,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六月修成,历时四年多。旧唐书原来是由宰相赵莹监修的。他在组织人员、收集史料和确定体例上,提出了不少建议和规划。以后的宰相桑维翰、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而在具体编撰旧唐书时,参与者有张昭远、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王申等人。当《旧唐书》修成时,恰好是刘昫监修唐史,由他奏上,所以题“刘昫撰”。
这部《唐书》,记事起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终于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灭唐,记载了有唐一代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其卷数,历来说法不一。今本有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刊传一百五十卷。该书叙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这部唐书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
在北宋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唐书》始有新旧之分。宋仁宗认为《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它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总的说来,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本纪10卷和赞、志、表的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等都出自欧阳修之手。因为列传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欧阳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编写,出于谦逊,欧阳修认为宋祁是前辈,所以他没有对宋祁所写的列传部分从全书整体的角度作统一工作,因而《新唐书》存在着记事矛盾、风格体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记述唐朝历史的史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记述唐朝历史的史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