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鼠疫历史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鼠疫历史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时中国是否发生过天花?
明朝时,分为种人痘和种牛痘,就是从人体取或者从牛身上取痘,预防效果非常好,但以上都是对天花的预防,而不是治疗,有些未种痘者感染了天花,依然要面临死亡,在种痘的启发下,明朝医生发明了“以毒攻毒”的治防方法,以热相攻将毒排出体外等多种方法,当时的有效率可达50%,再配合种痘,天花不再是
明朝的末年,整个大明王朝上下,爆发过多次的天花和鼠疫。当时的天花鼠疫可以说是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天花***作为一种强烈致性的传染***毒,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时候,每个时期都有传染,直到现代医学的出现,发现了天花***,通过接种疫苗才消灭掉了天花***!
鼠疫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厉害?
也许大家都曾听过一个说法,即明朝亡于鼠疫。但单单这么说,似乎有夸大其词之感——好端端一个王朝,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疾病打败,土崩瓦解?那么,就请随着笔者一道,一起来看一看这场爆发于崇祯六年(1633)的鼠疫,究竟有多可怕。
于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在中国北方爆发的鼠疫,又称京师大瘟疫、明末大鼠疫或者疙瘩瘟。一旦人感染上这种瘟疫,就会急性发病,症状多为剧烈的头痛、呕吐、呼吸急促,严重的会出现意识不清;或者出现剧烈胸痛、咳大量的粉红色泡沫样痰。有些人还会出现全身的淋巴结肿大。这种疾病致死率非常高且发病时间快,有时甚至会出现二人策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与前面的人说话却不见应答,这才发现那人已死于马鞍之上,而手犹执鞭状的可怕景象。
那么这场鼠疫造成的影响有多严重呢?有记载称:“崇祯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京师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可以说,鼠疫过处,死者无数,街上空无一人,连叫花子都看不见了,小孩子也不再在街上玩耍。
鼠疫爆发的时间正处于全球“小冰河世纪”,北方大旱,南方洪水成灾。气候变冷,植被往南退化。当时也许只是一只老鼠被携带鼠疫病原体的跳蚤叮咬了,但由于鼠群一直挨饿,身体虚弱,很快就殃及一群又一群的老鼠。携带***的鼠群为了生存,浩浩荡荡从蒙古草原往更南的地方杀去。
而就明代社会来说,这样极端的自然气候也导致了农业欠收,更雪上加霜的就是肆虐的蝗灾和鼠患,面对饥荒,人民***此起彼伏;而在外部,李自成的兵马也虎视眈眈,真是内忧外患啊。鼠疫之所以会在人群里大面积爆发,是由于鼠群南下寻找水源和粮食,加大了鼠群与人群接触的几率。在史书中,曾多处记录了鼠群的异动,如鼠群成群结队衔尾渡河,大有一副不顾一切南下逃荒的样子。更糟糕的是,北方本就是政治军事中心,鼠群的到来带来了鼠疫,严重的削弱了明朝的军事的有生力量。
北京沦陷前夕,明军守城部队严重匮乏。仅有的一些死里逃生的守军士兵,也是被疾病折磨虚弱不堪。军官“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士兵已经虚弱的无力战斗了,此时再坚固的壁垒也难以守住城池了。鼠疫带来的不仅是军队力量的严重削弱,它也让明朝损失大量人口,甚至有“人鬼并行于街”的说法,也就是死的人太多,以至于白天鬼魂就在人间游荡了。
《明实录》有载:"永乐十一年六月,浙江乌程,归安,德清三县疫,死者万五百八十馀口。七月,浙江宁波府鄞,慈溪,奉化,定海,象山五县疫,死者九千五百馀口。十七年五月,福建建宁,邵武,延平三府自永乐五年以来屡大疫,民死亡十七万四千六百馀口。正统十年三月,浙江宁波府疫,军民死者六千六百馀。七月, 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三府,自去冬以来,瘟疫大作,男妇死者三万四千馀口。十三年九月江西建昌府新城,去冬今春,疫气大作, 县民男女死者四千馀人。景泰五年二月江西建昌府属县,去冬大疫,男妇死者八千馀人。”这般触目惊心的死亡人数,足可见鼠疫的毁灭性之大——它让明朝元气大伤,无力回天。
关于这场鼠疫是如何结束的,一方面离不开吴有性的贡献,他在其他医生用传统的伤寒法医治无效的情况下,研究出刺血法给病人治病,挽救了不少人性命。另一方面是到崇祯十六年(1643)的冬季,大雪纷扬,老鼠差不多死光了,人口密度也大幅度下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降低了,鼠疫病情就逐步得到扭转。
首次出现有记载的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进而波及到了欧洲国家,在这次大流行中有近1亿人的死亡。
再者第二次就是在欧洲中世纪的1347年到1353年之间,鼠疫大流行在欧洲首先集中性的大爆发,仅仅数年的时间就造成欧洲2500多万的人口死亡,这已经占到当时全欧洲总人口数的约三分之一,而这也是后来被我们称为“黑死病”。而“鸟嘴医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瘟疫医生。
而在中国,有记载的是从明代万历和崇祯年间的瘟疫也被认为是全球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一部分。据不完全估计,华北三省人口死亡总数达1,000多万人。
第三次大爆发就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而死亡人数也达到了将近1,200万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两种疾病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就是国家最为重视的两种传染病,就是鼠疫和霍乱。那么,鼠疫究竟有多厉害,在人类历史上掀起过怎样的风浪,会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呢?
鼠疫
鼠疫的罪魁祸首是鼠疫杆菌,传播途径可以是鼠—人传播或者是人—人传播。一般多从鼠—人传播拉开帷幕。而使得鼠疫杆菌和人体建立联系的,准确而言,是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也就是鼠蚤。携带了鼠疫杆菌的鼠蚤吸食人血,就会导致人感染鼠疫。
图/加缪的小说《鼠疫》
鼠疫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因为皮下出血的症状,又被称为黑死病。鼠疫的病死率极高,在人类历史上曾多次爆发。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鼠疫,为什么没有留下像欧洲黑死病那样深刻历的史记忆?
明 赵开美 刻仲景全书序(节录)
岁乙未,吾邑疫疠大作,予家臧获率六七就枕席。吾吴和缓明卿沈君南昉在海虞,藉其力而起死亡殆彳扁,予家得大造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术而若斯之神,因询之。君曰:‘‘予岂探龙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神斯也哉?特于仲景之《伤寒论》窥一斑两斑耳!’’
译文:
乙未年,我家乡瘟疫大流行,家里的仆人六七成病倒了。这时我郡明医沈南昉(明卿)在海虞,借他的治疗,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死里逃生,我家幸蒙得先生之恩惠实在太大了。我不知道沈先生使用的是什么医术如此神效,于是向他请教,沈先生说:我哪里是获得了什么神龙秘藏或华佗的青囊秘籍呢,我只是对张仲景的《伤寒论》知道一点半点而已。
张仲景所处年代,据专家考证,当时是一个小冰河时期,气温极低,现在长城以北草木不生,北方民族的牲畜被冻死饿死,人没有饭吃,就南下抢掠,老鼠也有南迁趋势,给中原带来了鼠疫和出血热,中原人因为对鼠疫和出血热没有抗体,也没有治疗经验,而且中原气温也低很多,中风伤寒(不是西医的中风和伤寒)很多,造成大量死亡,张仲景的宗族也死了三分之二,他感伤天下苍生,所以才立志学医,他读了很多书,请教了很多人,终于能治愈大部分了,才总结经验,写成《伤寒论》传于后人。张仲景是中华民族的大功臣。
比中国张仲景年代晚1300多年的十四世纪的欧洲,因鼠疫死三分之二。而中国自张仲景之后没有因鼠疫死过这么多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鼠疫历史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鼠疫历史记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