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七下第十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七下第十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三大起义
长白山起义:公元611年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邹平境内)正式举行起义,王薄领导起义后,多次击败官军。以后数年,王薄主要转战于山东北部沿海一带,与其他起义军互相支援,共同抗隋。
瓦岗起义:瓦岗农民起义,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七、八年时间,动员了上百万的群众,转战中原, “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演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活剧,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推翻隋王朝的整个斗争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河北起义: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二月,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守将郭洵率军进犯起义军,窦建德率七千义军乘敌不备,突袭敌军,杀敌军无数,缴获马匹数千,隋将郭洵被杀,取得了大胜。
隋朝末年,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
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
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农民揭竿起义,遍及全国,最有名的当属“瓦岗义军、河北义军、江淮义军”。
隋末农民起义是指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为了推翻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
该起义有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分别是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及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前后历时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参战方
隋朝、各地农民起义军、各地军阀
主要指挥官
翟让、窦建德、李密、杜伏威、辅公祏、林士弘
结果
隋朝灭亡
地点
隋末农民起义是七世纪初推翻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
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
大业十四年什么意思?
大业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大业十四年也就是杨广在位期间大业这个年号的第十四年,是公元618年,这一年也是隋炀帝死亡的时间,隋朝灭亡的时间。
大业元年(605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于江都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化及为大丞相,拥兵北上。
隋炀帝的哥哥杨勇本是太子,为何最后被废黜?
在漫长的帝王史当中,储君跟帝王之间的关系一向很微妙,一旦行事不周、举止失当,便极有可能落得被废黜,乃至被杀的下场。这样的史实屡见不鲜,隋朝首任太子杨勇便是其中的典型,而他之所以被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频频向父母讨要自己的孩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勇是隋文帝的嫡长子,生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正妻是西魏宗室元孝矩之女。隋文帝登基建国后,杨勇被册立为太子,元氏则晋升为太子妃。由于隋文帝与独孤皇后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实践行者,再加上元氏出身尊贵,所以独孤皇后对她很是看重,并希望儿子能效仿其父,一生一世只爱元氏一人。
然而很不幸的是,杨勇偏偏是个***,因为受不了整天跟元氏相守的生活,在加上后者没有诞育子女,所以时间一长便起了歪心思,屡屡在外面私藏情人,其中最深得他喜爱的,莫过于将军云定兴(后来因提拔过李世民,在唐朝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归德公)之女云氏。
虽然出身远不及太子妃,但云氏不仅生得美艳绝伦,而且很会讨好杨勇,因此极受太子的宠爱。更加难得的是,云氏的肚皮很“争气”,跟杨勇好上没多久,便给他生下长子杨俨(长宁王),数年后又接连生下杨裕(平原王)、杨筠(安城王)两个儿子,让杨勇对她的宠爱更是增添几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七下第十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七下第十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