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残缺的历史***有哪些,隋朝残缺的历史***有哪些呢

kodinid 3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残缺历史事件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残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隋唐 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 隋朝百姓为什么把残缺的手脚叫福手福足?
  3. 隋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隋唐 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大隋唐》讲述的是隋朝在短短的三十七年里,皇族内部和朝臣中倾轧非常厉害。天下纷争,十八家反王割据城池。

南陈的后代秦琼程咬金罗成与绿林豪杰单雄信等人结为四十六友,两次反山东,占据了瓦岗山,打退了隋朝杨林的几次围剿。

隋朝残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隋朝残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呢-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们在瓦岗与唐国公李渊父子,召集天下群雄反隋兴唐,终于在四平山一战,确定胜局,后来兵取长安灭了隋朝,定国大唐

李世民招安瓦岗寨英雄,扫灭各路反王,一统***江山。这部大隋唐是残缺版的长篇评书,也是瓦岗寨英雄传

隋朝百姓为什么把残缺的手脚叫福手福足?

最重要的原因是避免自己去徭役。

隋朝残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隋朝残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呢-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个,隋炀帝特别爱巡游。在他通知的14年里(604-618),三下江都,四巡塞北,还有一次西巡张掖,每出去一次那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啊。

第二个,爱建工程。大业元年,建东都洛阳,仅仅用了十个月,每个月用功200万人次。大业三年修长城,也是“发丁百万”。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每年枯水期就去挖运河总共动用的人员也达到300万次。有一个著名唐史学者胡如雷计算过,从隋炀帝即位到他开始东征,隋炀帝一共兴修了22项大的公共工程,总共动用人工多大3012万人次,而作为对比的隋炀帝时期全国人口总数才4600万人,这意味着几乎全国男丁几乎全被用过了。

这两个能看出来隋炀帝时期动用民力巨甚,而且当时建工程的致死率也颇高,如修建东都洛阳的时候,说是“僵仆而毙者十四五”,也就是说,修建东都死在工地上的人有10分之4,5的几率,修长城的更是“死者十五六”,挖运河更是“死尸满野”。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被徭役,都想活着。

隋朝残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隋朝残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呢-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究其原因,隋炀帝的理想太高,太急躁了,太“能干”了,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国力,从理想的太平盛世到现实的虐民自奉,只不过是一步之遥。

觉得我说的还可以的话,还请点个赞加关注一下哦。谢谢啦。

隋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四处征战,劳民伤财。隋炀帝的三次东征高句丽,给人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灾祸。大业八年的征伐,在云集涿郡的士兵和民夫大概有350万人,如果再加上造船之类的就地征役、或逃跑或死亡的兵民,数字就更大了。以后的连年东征,都是在全国征发,人数也不会少。除了劳役之外,军需的征发也非常严重,常规租调预支数年。这样搅动全国,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困苦不堪。

二、开凿运河,奢侈巡游。为了加强对南方统治及方便游玩,隋炀帝征调了大量民工,历时6年,开凿出一条长达五千多里的大运河。整个工程共运用约1.5人工,分摊到隋朝百姓的头上,相当于每户就要出大概20个人工,这就导致无数民工累死、饿死,有的还被隋炀帝杀死,据说当时有一段河道没有挖到规定的深度,隋炀帝勃然大怒,下令将那些民工都活埋了,可以说大运河的修成是用累累白骨堆砌而成的。而他不惜民力开凿出来的大运河,每次千里巡游都气派得惊人,大大小小的船数千只,光拉船的纤夫就有8万人,船队所经之处都要沿途贡献食物,而这些食物所用的金钱都是沿途官员搜刮百姓得来的,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倾家荡产,民不聊生,大大加深了社会矛盾。

三、天灾不断,揭竿而起河北、山东是筹备东征的基地,兵役、力役最为严重,611年,这一地区遭到特大水灾,第二年又发生旱灾,人民走投无路,隋炀帝又不关注民生,只知享乐,起义的战鼓就在这里敲响,奋起反抗,各地农民得到响应,农民大起义的浪潮滚滚而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残缺的历史***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残缺的历史***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炀帝 隋朝 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