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减速带明朝,

kodinid 4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减速带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减速带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有哪些交通工具?最快的是哪个?
  2. 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燕云十六州谁更重要?

古代有哪些交通工具?最快的是哪个?

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基本上已经将古代的几种重要交通工具做了一个总结。这四种交通工具之中,如果天气条件都良好的前提下,最快的当属船;如果天气条件不好,车(马)更快。

1. 车。车和以马为代表的畜力(马、驴、骡、羊、牛、驼等)在交通工具中属于一个系列,车与马的关系就好像是现代的商用车(客车、载货车)和乘用车的关系。除了车和马以外,还有驾(帝王诸侯使用,属于豪车)。在古代,车与马之间是很难分割的。车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于华夏大地,早期的车以圆形木板为车轮,称为“辁”(没有车辐的车轮)。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车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交通工具而存在,车被广泛应用于各诸侯国的征伐之中。“车”在军中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该诸侯国的实力大小。秦统一六国之后,车宽被作出统一规定,从此应用更加广泛。秦甚至为车马的快速移动建造了早期的“高速公路”。到了汉朝时期,“车”的种类也变得多样,有载人的“轺车”,载货的“辎车”,轻量化、小型化的“安车”,甚至还出现了四轮车。此后车的应用没有太大变化。

历史减速带明朝,-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当然会不同,车讲究的是稳定舒适或实用,马讲究的是快捷方便和速度。马车的速度大约是一小时5-15公里。历朝历代的马车速度水平应该差不多,根据马数量的多少、马的质量、车的重量大小会有区别。如果是牛、骡拉车,速度自然就满了,但是力气大,适合拉更稳重的车。

马作为交通工具那就快了。唐朝时期对于加急件的规定是:快马加急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则是日行300里,最快的则为日行500里。但这样的里程并不是一匹马跑出来的,而是在沿途有许多驿站,每隔几十里都会换马再疾驰到下一个驿站。马在1小时内奔跑速度较快,但此后会受体力影响而减速。1903年的中国曾举办过一场北京天津的长途骑马比赛,赛程120公里,冠军马跑完全程用时7小时32分钟。那么换算下来的话,就是16公里/小时。

2. 船。船也分大小,轻舟快船和大船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行驶在江面上和海面上的船速度也是不一样的。速度取决于船的大小和风帆的大小。使用风帆驱动或人力驱动。船在古代的种类非常多,称呼也多,有筏、画舸、舠、艂、舲、艖、舫、彩舫、艒、舤、艔、舭、艇、艍、舽、舼、艀、艆、艃、艓、膺、艬、艛、艞、艧、艭、艚子、艅艎、舢板等等。船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一般能达到20-25公里/小时(海船可以达到40公里/小时)。而碰到逆水特别是水流湍急的地方,速度几乎为负值,此时就需要人力划桨或者纤夫拉动了。船的优势主要在于天气良好的情况下,速度会比马车快,也不受地形、畜力、人力的限制,且运载量比较灵活,远远优于陆路运输。

历史减速带明朝,-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兴安杂谈,我来回答。

在古代,交通工具的种类并不是很多,主要是轿子、马、牛马驴车、船等几种,其中最快的当属快马,尤其是官府驿站的加急快马。

1、轿:也称轿子、肩舆、抬椅、滑竿等,是同一类的交通工具。古代能够经常乘坐轿子出门的人,一般都是官员和富人,轿子虽然平稳舒适,但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速度太慢了,还不如腿脚利落的人跑步快。

历史减速带明朝,-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马: 马很早就成为了人类的交通工具,甚至现在也在使用。古代最快的马是官府的,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

3、马车、牛车、驴车:大约在4000年前,牛马驴等牲畜相继被人类训化使用。 历史上牛车是很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从东汉末年开始,牛车就受到人们的青睐,着实风光了四五百年,这其中的缘故,自然和舒适有关,但牛车、驴车、马车等的特点依然是慢慢慢!

4、船:下面说说水上的,在西周时,船的实用性能及航海技术就已经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大国争霸,造船业及航海业迅速发展。到明朝时,郑和西洋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就已经十分领先。而古时候,由于陆地运输能力有限,加上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相对于快马而言,还是太慢了。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就马,还有船,其次就是富贵人家出门必备的矫子了。古代传输信息的时候一般都是由马代替的,俗话说快马加鞭嘛,每到一个驿站都需要更换一匹马。不然***累死的,这样信息就会很快的送达。


乘车出行的话

富人,马车,当然这种车都是木头轮子,走起来特别的晃荡,而且不舒服

老百姓,最多就是平板车了(独轮车),条件好的,就是牛车或者驴车

如果是一个人出行的话

富人,骑马出行,当然这也是古代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了

老百姓就是步行,最多可以骑驴或者骑牛

在水上的话,也就是乘船出行了,顺着河流,快的话一日千里,也是很快的

所以古代人,陆地上最快的出行方式 就是骑马,水上的话就是乘船


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燕云十六州谁更重要?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国对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策略就没有终止过,而对于游牧民族的防御,最有利的办法就是依仗崇山峻岭的地形地势来设置防线。因此,就有了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地区以及燕云十六州等。

那么,这些地区都位于哪里呢?

在我国历史上又有着怎样的贡献

相比之下哪个更重要一些呢?

河西走廊的位置,用现在的话说大体就在我国的甘肃省西部一带,南北两侧是天山山脉及喜马拉雅山脉,而它,就犹如一条走廊一般在两大山脉中横穿而过,成为我国古代与西域地区的唯一通道。

河西走廊地区地势平坦,适合骑兵突击,本来是对我国不利,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就时常利用这一便利优势向西汉王朝发动袭击。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史称“河西四郡”,犹如四条减速带一般,将河西走廊分段阻隔,又利用走廊两侧险峻的地势设置障碍和伏击阵地,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反而成为我国历代王朝防范西北外敌的天然屏障。

汉武帝给予匈奴致命一击就是在河西走廊地区打响的,那也是大将军卫青的成名之战。

河套地区分为前套、后套、西套三部分组成,北抵阴山东至吕梁山,西面和南面被贺兰山和黄河环绕,犹如一个手套型的地区,位置分属现在的陕西、宁夏和内蒙西南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减速带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减速带明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河西走廊 交通工具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