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朱棣历史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朱棣历史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朱棣的史书?
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史书有毛佩琪的《永乐皇帝大传》、毛佩琦,李焯然的《明成祖史论》、晁中辰的《明成祖传》、王熹的《永乐皇帝大传》、北史、肖春生的《永乐大帝朱棣》、梁德的《勇武天子永乐帝》,《明史》,《明太宗实录》,等等有记录明成祖朱棣的史书,大概也就这几本吧!
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就蕃北平,本来是没有机会光皇帝的,建文帝的削蕃政策使得朱棣发起了靖难成功把自己侄子赶下皇位,公元1402朱棣正式称帝在位期间派郑和下西洋通商各国,北征蒙古,编辑永乐大典,称得上是一代雄主,
朱棣主导的书?
《永乐大典》
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朱棣编纂什么书?
朱棣编纂了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诏编修的《永乐大典》就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类书,也是世上罕有的***编纂的百科全书,共22877卷,分装为11095册,3.7亿字。
《永乐大典》以韵为纲,以字隶事,根据文献中的语词来确定词条,典籍中凡出现过这个条目的记载,甚至整部书都被抄录进来,而且对所收文献甚少修改,堪称“典籍渊薮”。比如在“人”字册中,就有韩愈的散文《原人》。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是明成祖朱棣编纂的书,现存卷三、卷四两卷,明内府精抄本。
半页10行,行20字,版框25.4cm×18.1cm。明***龙凤云锦书衣,上等棉纸墨色精抄,双朱鱼尾,朱丝栏。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累计参与编纂者超过三千人,全书约3.7亿字,共11095册,是书手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一笔一画抄录完成的,《大英百科全书》将其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囊括了我国明朝以前的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丰富资料,可谓包罗万象。
朱棣亲自编撰了《圣学心法》一书。
《圣学心法》成书于1409年,是一部帝王“教科书”。
在朱棣的《圣学心法》中,体现了朱棣的几个基本治国方略:第一,敬天法祖。朱棣认为,自己能够当上皇帝是出于天命,他说:“人君一动一静,无非天也。心在则天在矣。”
这首诗《长歌行.永乐》是对永乐大帝朱棣的丰功伟绩,最真实客观的讲述吗?
个人观点 历史不是近代史 可以有查阅有证明 不是所有的历史就靠一本书 一个物品 一个墓志铭就能说明完全是真实的 只能说明有人这样写仅此而已
①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要看他所在的时代,受时代的限制,所以以现代人的观点看,都要一分为二看,辩证的看。
②好的一面。他开疆拓土,放眼世界,“对外开放",不学闭关锁国,让郑和,即马三宝去下西洋,使郑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航海家,七下西洋,其历史意义世人皆知。
③他下令修撰巜永乐大典》,是历史上公认的文化典集之大成,对中华文化的绝对贡献。
④按现在人的观点,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内阁"。
⑤崇尚道教,修武当山真武大帝殿。
⑥开疆拓土,北击瓦刺和鞑靼,维护国土。
⑦同时又嗜杀成性,将“诛灭九族"改为"诛灭十族",排除异已,对不同政见者杀。
⑧从“靖难之役”开始,全面清算他侄儿,建文帝朱允文,“内战"被冠以"替天行道"的旗号,***“奉天呈运",行诛杀之实。
⑨巩固国防,收复越南,设“交趾布政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朱棣历史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朱棣历史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