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明朝的严嵩

kodinid 3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知识严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严嵩的三大深度解析?
  2. 严嵩特点?

严嵩的三大深度解析?

严嵩是嘉靖的权臣,也是明代最有名的奸臣。垄断朝政20年,呼风唤雨,欺压忠良。但严嵩又是一个缺乏治国理政能力的内阁首辅,遇事能推则推。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在明朝政坛统治那么长时间呢?

严嵩有一项能力是很出众的,就是对人心的解读。嘉靖沉迷于炼丹,把朝中大事交给当时的首辅夏言。而炼丹要和神仙沟通,需要写青词,基本都是夏言代劳。夏言经常不按时交稿,弄得嘉靖很不愉快。严嵩写作能力不及夏言,但是为皇帝服务的热忱深得嘉靖赞赏,加上儿子严世蕃的协助慢慢把青词这块业务拿到手。

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明朝的严嵩-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次嘉靖亲手做了几顶香叶冠(道士的帽子),分赐几位大臣,夏言老不戴,嘉靖问为什么不带,夏言说:我是朝廷重臣带个道士帽子成何体统。嘉靖气的脸都是白的。而严嵩不但带着,而且用一层薄纱把帽子罩起来,表示爱惜。深得嘉靖赞赏。实际嘉靖借香叶冠推销他的道教价值观,希望大臣不要反对皇帝信道和沉迷于炼丹。而夏言缺解读不出来。夏言刚正,有治国理政能力,但夏言却没有为皇帝服务的意识,他认为自己心怀苍生,执政动机是高尚的,经常和嘉靖闹得不愉快。严嵩考虑问题出发点和夏言不同,封建社会天下都是皇帝的,百姓过的好是皇帝的恩赐,不能有民生和民权的意识,要一心一意为皇帝服务。严嵩的理解应该更正确些。

香叶冠事件,严嵩看到嘉靖收到的伤害,就以夏言经常怠慢皇帝为由参夏言的本使得嘉靖心怀仇恨。

严嵩和儿子***,被夏言抓住把柄,准备告御状,严嵩困惑没有办法。严世蕃出的注意就是一个字 哭。父子两个,一起跪在夏言床前痛哭流涕,最后感动夏言,放了他们一马。而严世蕃正是看到了夏言吃软不吃硬的特点,可谓判断精准。夏言这次仁慈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

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明朝的严嵩-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郭銑想收复河套地区,给嘉靖奏折。嘉靖看的热血沸腾,准备放马大干一番。郭銑的奏折也深得夏言赞许,夏言在内阁征求意见,严嵩不表态。实际嘉靖是个不作为的皇帝,嘉靖的目标是维持,而不是征战,因为他要炼丹不能受打扰,虽然热血沸腾了3分钟,但冷静下来,对郭銑的奏折还是不同意的。但夏言却看不透皇帝的心思,上朝的时候又提出收复河套的事情。严嵩说话了,打仗是要费钱粮的,钱粮从哪里来?打仗有风险,失败了怎么处理?于是嘉靖把夏言训斥了一顿,至此夏言才看清严嵩的为人。最后严嵩联手锦衣卫干倒了夏言,夏言身首异处。

严嵩特点?

明史》把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说他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透过戏曲和其他文艺作品,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然而多年来,有关严嵩是否大奸臣,仍然争议不休,这些争议主要围绕着他专国擅政,逼害忠良与及巨贪恶富的指控。

另外来自严嵩故故乡分宜的学者,包括严曰文、严小平等人却对严嵩的评价***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他也具有忠君爱民,知人善用的一面,而且政绩卓著。

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明朝的严嵩-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他是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 ​ ​ ​​​​逝世日:1567年 职业:吏部尚书
代表作品:
《钤山堂集》40卷 出身:

寒士之家,少年聪慧
擅长: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严嵩 嘉靖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