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政治事变,唐朝历史政治事变有哪些

kodinid 3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政治事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政治事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的政治成就有哪些?
  2. 唐朝的政治措施有哪些?
  3. 秦朝政治制度和唐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
  4. 唐朝灭亡后的政治格局?
  5. 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兵变”都是怎么回事?

唐朝的政治成就有哪些?

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制,科举制经济上开创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文学上的唐诗和志怪小说完善,诗达到历史顶峰,山水画、书法也不断完善。出现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等著名画家

唐朝盛世是指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 。

唐朝历史政治事变,唐朝历史政治事变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在政治上成就非凡,比如再次完成统一结束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设立三省六部,六部被后面王朝继承;开创科举制度,取代了看家世选官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影响后世一千多年。

唐朝的政治措施有哪些?

唐代国家行政方面的措檀越要有4个:(1)政治制度—3省6部制,国家权利主要集中于此。

中央***机构分为3省、6部、1台、5监、9寺;地方上分为道、州、县3级行政(2)军事制度—府兵制建立均田制基础上因此是兵农合1的制度。

唐朝历史政治事变,唐朝历史政治事变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战时则应征作战。

1般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或到边疆和内地的要地戍守(3)选官制度—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代进1步发展、完善。

通过科举考试当官成为提拔官僚的主要方法,有益于打破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对任选官员乃至影响朝政大局的垄断,进1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4)税赋制度—均田制,庶民根据户籍授田,贵族及官员按品级授田。

唐朝历史政治事变,唐朝历史政治事变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秦朝政治制度和唐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

秦朝政治制度:

1. 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

2. 法律制度

以法治国,

3. 郡县制

分郡、县、乡、里

唐代政治制度:

1.相权一分为三。 三生六部一台

唐朝灭亡后的政治格局?

907年,梁王朱全忠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朱温篡唐后,原唐河东镇李克用、西川镇王建、淮南镇杨渥、凤翔李茂贞等北方强镇均不承认梁朝,仍用唐天复、天祐之号。同年,蜀王王建也称帝,建立了前蜀。当时南方割据势力多表示归顺梁,朱温遂晋封割据湖南的马殷为楚王,占据两浙的钱镠为吴越王,据有广东一带的刘隐为大彭王,占有福建的王审知为闽王。并封河北三镇的镇州王镕为赵王,定州王处直为北平王,909年又封幽州的刘守光为燕王,后刘守光称帝,史称桀燕。加上淮南的吴国,凤翔的岐国,河东的晋国,连同后梁,十多个割据势力并存。

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兵变”都是怎么回事?

在唐朝立国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宫廷政变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导致帝国走向辉煌者有之,使其陷入混乱者有之。***的发生地有很多处,但最集中、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玄武门。

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发生在玄武门的***竟然有四次之多,而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四场***中竟然有两场极具划时代意义,间接开启两大盛世-“贞观之治”、“***盛世”。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四场***。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其起因、经过在此不做赘述,但有一点需要说明。按照李世民阵营的说法,他们之所以发动兵变,完全是因为事先得到确切消息,说是李建成李元吉准备谋害李世民,后者属于被动发难。但从李世民对***时间、地点和节奏的把控来看,这场***绝对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行动。换句话说,李世民早就在布置除掉李建成、李元吉的***。

刚看到这题的时候,有点懵。玄武门兵变不是只有唐太宗李世民那一次么,什么时候蹦出四次来了?于是跑去查了下资料,这才明白,后面三次玄武门之变,虽然发生地点也叫玄武门,但是与唐太宗的那次并不在一个地方。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哪四次玄武门之变吧。

首先,是最有名的第一次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皇宫太极宫的北宫门,发动了流血***,最终的结果是李世民及手下杀死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李世民进宫面见唐高祖李渊,被确认为皇太子,并在不久之后成功即位,确立年号贞观,后人称其为唐太宗。

而之后的三次玄武门之变,都是发生在唐高宗时期所建立的大明宫的北门,分别是:

  •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由张柬之、崔玄暐、敬晖三人所率领,趁[_a***_]年老病重,闯入武则天寝宫,斩杀其面首张易之、张宗昌,从而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继位,废除武周国号,重新恢复唐国号,并确立年号神龙,后人称李显为中宗。这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称之为神龙***

  •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由当时的太子李重俊所发起的***。由于唐中宗李显过于软弱,从而使得他的皇后韦后逐渐飞扬跋扈,对内联合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打压太子李重俊,对外勾结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把控朝政,最终把李重俊逼反。太子李重俊***传圣旨,率左羽林军数百人冲入武三思的府邸,击杀武三思父子,之后又包围皇宫,试图抓住韦皇后与安乐公主,韦皇后知道此事之后,挟持唐中宗登上玄武门,羽林卫看到皇帝后哗变,李重俊最终死于乱军之中。而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却安然无恙,并更加肆无忌惮。这第三次玄武门之变被后人称之为景龙***
  •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10年),在景龙***之后,韦后与安乐公主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的肆无忌惮,居然密谋下毒,导致唐中宗李显暴死。韦皇后转而立温王李重茂为新皇帝,准备效仿武则天称制,逐步的在京城各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与子弟。但是又忌惮相王李旦(后来的唐睿宗)会反对,准备找机会先下手为强。不料消息走漏,相王之子,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果断决定先发制人,联合太平公主等人,冲入羽林卫,击杀韦氏子弟,迅速的占领玄武门。然后攻入皇宫,斩杀韦后与安乐公主,控制了军政大权。之后威逼李重茂让位于相王李旦,即为唐睿宗。这最后一次玄武门之变被后人称之为唐隆***。

纵观四次玄武门之变,都发生在唐前中期,都是由于继承人的问题所产生的矛盾爆发出来的。而这四次***所带来的结果,在后人看来,都是非常有利于唐王朝的发展的。第一次***,确立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绝对地位,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终结了武则天的女帝梦。第三次玄武门之变,虽然发起者败亡,但是也成功的根除了武则天后人在唐朝廷中的影响。第四次玄武门之变,很好的展示出李隆基的雄才大略,并给李隆基之后继承皇位,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政治事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政治事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唐朝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