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朱高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朱高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风华朱高炽帮儿子夺皇位?
不是。朱高炽能够登基坐稳皇位,很大程度上,沾了他儿子的光
朱棣晚年,夺位大戏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就在朱棣摇摆不定时,幸亏有了大臣解缙那句“好圣孙”,才让朱棣下定了决心,放弃了废掉太子的想法。而解缙口中那个人,正是朱棣疼爱的孙子朱瞻基,也就是说,朱高炽能够保住太子地位,并且最终登基,很大程度上,沾了他儿子的光。
朱高炽电视剧有哪些?
2005年《大明天子》,丁充饰演朱高炽。
2005年《大明奇才》,刘东饰演朱高炽。
2006年《大明玉玺》,寇振海饰演朱高炽。
2019年《大明风华》,梁冠华饰演朱高炽
朱高炽什么时候造钱的?
洪熙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由明朝仁宗皇帝朱高炽在洪熙年间(公元1425年)铸造。“洪熙通宝”传世所见仅有二枚,皆为国宝级文物。不过其真伪性尚有争论。
大明通宝的流通是贯穿始终的,也相对稳定。在纸币退出流通市场后,大明的银铜双元币制走向成熟,由***发行铜钱,白银则任由民间发行流通。这其中通宝即是铜铸钱的一种,明代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大明一朝,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
公元1425年铸造。
洪熙通宝是宋仁宗即位以后铸造的一种流通货币,这个皇帝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从登基为帝到去世仅仅只有九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这枚钱币也因为这样而铸造量特别少。
"洪熙通宝"传世所见仅有二枚,皆为国宝级文物。不过泉界对其真伪尚有争论。此钱泉届多认为是后朝补铸,其中一枚已经流失,另一枚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明风华朱高炽如何布局?
朱高炽布局是在朱棣驾崩后,儿子朱瞻基带回朱棣遗体和传国玉玺,朱高炽在儿子的逼迫下登皇帝位后就开始了对老二汉王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的布局,先是对远征在外的军队加恩加赏,并全撤回关内,瓦解了老二,老三的兵权,其次是处理朱棣后事时坚决不动刀兵,让天下臣民,诸路藩王看到自己和平任义的正面形象,在老二,老三跑出京城后坚持和平谈判,甚至把儿子朱瞻基贬去南京也不轻启战端,最后就是太子朱瞻基名义上的被贬去南京,而实际是安抚南方各路藩王,保证了南方对朝廷的忠诚,在朱高炽的布局下,天下归心,无人愿意造反,最后保证了儿子顺利即位并平叛成功
大明的仁宗朱高炽究竟是怎么死的?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他上任不到一年就驾崩了,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被害死的,也有人说是因为过度的肥胖,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随着我的文章来一探究竟。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按正常来说的话,汉人讲究嫡长子继位,那太子之位肯定就是朱高炽的,但是,朱棣却很不喜欢他,自己不讨父亲喜欢,这让他很抑郁,成天闷闷不乐,朱高炽办事沉稳,而且也很有头脑,为什么就不讨父亲喜欢呢?这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太胖。
朱高炽有多胖,据史书上了解,大概有300斤上下,平时必须两个人搀扶着才能走路,而且走两步就气喘吁吁,这实在是太过于肥胖肥胖的都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朱棣觉得这个儿子实在是太胖了,即便是他再有能力又怎么样,万一他刚上位就一命呜呼了怎么办?那大明的江山又岌岌可危了。
朱棣因此而不喜欢他,朱棣本是个做事果断当机立断的人,但是在选太子这件事情却十分的犹豫,朱棣有四个儿子,老二老三都对皇位垂涎欲滴,在选谁的这个问题上,朱棣一次一次拿不定主意,但是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了这个胖儿子朱高炽。
公元1424年9月,朱高炽继承皇位,1425年五月朱高炽驾崩,这满打满算的,仅在为8个月,朱高炽就驾鹤西去,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他太过于肥胖,肥胖导致了许多并发症。
他肯定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他在位的时候已经将近50岁在几百年的明朝,一个300斤的超级大胖子活到50岁也不是太年轻了,再加上先前父亲一直不喜欢他,让他很抑郁,当上皇帝之后,他一下子爆发了,一下子放纵自己,喝酒吃肉***,让他的身体瞬间的崩溃,这是造成他在短时间内去世的主要原因。
总结:朱高炽但死并不是什么人为原因造成的也并非谋杀就是因为他太过于肥胖,前半生的压抑和生命最后时刻的放纵让他成为了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骆驼,朱高炽的死绝非偶然,其实朱棣也早看中这一点,否则不会在选太子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朱高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朱高炽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