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宫明朝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南宫明朝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金陵有座东君书院人物介绍?
1. 有2. 东君书院是南京金陵大学的一处历史建筑,建于明朝,曾经是明代著名学者杨时所创办的书院。
书院内有许多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古籍,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
书院内的人物包括创办者杨时、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清代学者戴震等。
3. 除了上述提到的人物,东君书院还曾经是许多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的聚集地,如明代学者刘基、清代学者黄宗羲等。
书院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中保存的文物和古籍,更体现在这些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遗产中。
李梦蝶:寐含春水面如脂,身披金丝系烟罗
陆嘉明:眉如剑锋挑明月,目若朗星望青天。
莫轩庭:凌云千丈一身气,腰缠万贯富家子。
南宫寒:头戴皮貉半遮面,肃肃松下似风凌。
司弱兰:眸露秋色流清波,香娇玉嫩比晚霞。
王屋山:千姿体态木瓜脸,万种风情水桶腰。
"金陵有座东君书院"是明代文化名人陈维崧所创办的知名书院。
其学风刻苦严谨,口碑极佳,吸引了大量学子前来学习。
书院内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魏了翁、蒋守愚等,他们的诗歌、文章不仅为文化历史增添了光彩,而且对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朱祁钰是?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朱祁钰为监国后,果断地惩处了土木之变罪魁王振的党羽,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谦,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帝命于谦为统帅,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明英宗回朝后被朱祁钰幽禁于南宫,后又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侄子明宪宗即位后,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追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南明时期,弘光帝朱由崧追加谥号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上庙号代宗。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朝十三陵的皇帝。
朱祁钰几岁登基?
朱祁钰21岁登基,1428年出生,1449年登基。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明英宗归国后幽禁于南宫,后又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驾崩,享年30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明景泰陵。侄子明宪宗即位后,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追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皇帝。
南明时期,弘光皇帝朱由崧追加谥号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上庙号“代宗”,但未被清代官方所承认。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宫明朝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宫明朝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