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了

kodinid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到隋朝历史?
  2. 前后灭三国皆生今其主的将军是?
  3. 三国到隋朝小故事?

三国到隋朝历史?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

1、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280年统一全国。

2、八王之乱:

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了-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90年司马炎去世,继位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皇后贾南风把持政权。为了夺权,贾皇后伙同诸侯王,导致八个司马家族的诸侯王先后带兵入京夺权,引发长达16年的内战“八王之乱”。

3、五胡乱华

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称王。匈奴人刘渊在山西起兵。国家开始分裂。310年刘渊病逝,其子刘聪夺位。次年攻入洛阳,控制晋朝皇室。司马邺在长安继位。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次年***司马邺,西晋灭亡北方地区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

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了-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后灭三国皆生今其主的将军是?

苏定方相比于隋末唐初那一批名将其实他扬名的时间要晚上一些。因为隋炀帝时期苏定方还比较年轻,再加上他前期追随窦建德和刘黑闼,刘黑闼败亡后一直到太宗继位后,苏定方才响应唐朝的启用,所以苏定方相比于唐初的其他那些战功赫赫的名将,他的资历是相对要浅上许多的。

虽然开始为唐朝效力比较晚,但苏定方在军事上的能力和天赋却一点也不弱于那些功勋卓著的名将们。苏定方第一次展示出他“灭国名将”的能力,便是在唐朝消灭东突厥战争中,这一战中苏定方作为李靖帐下的将领,担任先锋率领二百骑兵袭击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牙帐。在大雾中成功找到了颉利可汗的牙帐,率领骑兵冲帐后,将颉利可汗吓得仅仅带着隋朝义城公主和几十个随从跑路。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苏烈。苏烈。字定方,生于592年,冀州武邑(即今河北省衡水武邑县)人。隋朝末年,苏定方的父亲苏邕为保护乡里,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负责讨伐当地的起义军。苏定方当时年仅22岁,但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跟随父亲作战,每次都冲锋在前,“陷阵先登”。

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了-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苏邕死后,信都郡(冀州)郡守苏定方接管了这支军队。先后率军击败位于郡南的起义军,亲手斩杀了义军首领张金称,之后又在郡南击溃杨公卿的起义军,追击逃兵二十多里,斩俘颇多。

从此,叛军们不敢靠近州县边境,乡里都倚靠苏定方保护。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保境安民、刚烈骁勇的人,却在众多评说演义中被描绘成了一个大反派。有人说因为他和吕布一样是三姓家奴,他先后在窦建德、刘黑闼麾下为将,与瓦岗英雄为敌。又屡屡同偶像级的英雄人物罗成作对。

先是在与罗成的父亲罗艺作战时,用暗箭射杀了罗艺。后来又在紫荆关外用计把罗成诱进泥沼,乱箭射死。其后他继续作恶,跟罗成的儿子罗通等人为敌,在根据评书《罗通扫北》改编的戏曲中,他白脸长髯,已是一派正宗的奸臣模样。特别是十几年后他的孙子苏宝同成为西凉国大元帅,起兵犯唐,意为家族报仇,从而引发了薛丁山征西。

三国到隋朝小故事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

每当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王府中只安排几个又老又丑的妇人,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侯,他又故意将乐器的弘弄断,使乐器上布满了灰尘。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文帝见了以为杨广象自己,十分称心。有一次,杨广外出***,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拒绝着说道:“兵士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文帝听了以为杨广还具备仁爱之心,日后能成大事,更加喜爱。

与此同时,杨广又勾结和杨勇不和的越国公杨素,在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极力中伤杨勇,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说他盼望父皇快死。文帝听后逮捕了杨勇,于公元600年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篡位的第一步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以后的历史谁灭了隋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杨广 文帝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