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发生的大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发生的大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416年明朝发生的大事?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日 1416年12月28日 朝廷命郑和送"十九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于永乐十五年五月 1417年 冬远航,首先到达占城,然后到爪哇、彭亨、旧港、满刺加、苏门答刺、南巫里、锡兰、沙里湾尼 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 、柯枝、古里。船队到达锡兰时郑和派一支船队驶向溜山,然后由溜山西行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 今索马里摩加迪沙 、不刺哇 今索马里境内 、麻林 今肯尼亚马林迪 。大船队到古里后又分成两支,一支船队驶向***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和刺撒 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 ,一支船队直达忽鲁谟斯。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 1419年8月8日 郑和船队回国。
永乐十四年(1416),马欢撰成《瀛涯胜览》一书。该书为一卷,十八篇。记述了作者所访问过的占城、爪哇、旧港、暹罗、满剌加、哑鲁、苏门答腊、那孤儿、黎代、喃渤里、锡兰、小葛兰、阿枝、古里、溜山、祖法儿、阿丹、榜葛剌、忽鲁谟斯等十九个国家的疆域、道里、风俗、物产及其国家沿革的大概。每个国家为一篇,其中因那孤儿很小,所小附于苏门答剌之后。马欢字宗道,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信奉***教。曾作为翻译参加郑和的第四次、第六次、第七次西洋之行。
1416年,朱棣迁都北京,明朝的经营重点逐渐北移,交趾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1416年的时候明朝当时正处于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期间,史称为永乐盛世。在1416年的时候朱棣开始了北伐,当时的蒙古人不断骚扰大明的边境地区,所以明成祖朱棣亲自率军北伐蒙古并取得了胜利。而在同年朱棣派太监郑和下西洋并且宣传国威。
1440年是明朝有什么大事?
努尔哈赤的五世祖爱新觉罗·充善任建州左卫指挥使为避兀狄哈野人 ,正统五年(1440年),凡察、董山率残部逃往今新宾县烟筒山,投靠了李满住。由于董山、凡察争卫印,明朝***又增设建州右卫。
正统五年(1440年)二月,沐昂讨伐麓川,明朝大军抵达陇把,距离敌军甚近,右参将都督佥事张荣令都指挥卢钺进攻,但大军失利。
张荣於是放弃符验军器等撤离,沐昂等不能援救。大军归还,英宗敕责沐昂等,留沐昂镇守,右都督吴亮、左参将马翔俱被逮。七月,思任发屯兵孟罗,并进攻者章硬寨。沐昂率领都指挥方瑛、柳英等进攻,麓川军逃离。威远川土知州刁盖罕在威江大战,亦获胜。
随後,思任发遣流目陶孟、忙怕等入贡,礼部商议减少其飨赉,英宗称:“彼来虽缓我师,而朕不逆诈。”
遂给赉但不宴请,赐敕谕命。
正统五年(1440年),北京皇城出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建文帝被执赴京师。”
《纲鉴易知录》记载:
建文帝喜欢写诗歌,在他逃亡三十九年后,与他同居的一个僧人***了他的诗作,此后“自谓建文帝”。
求见思恩知州岑英,对岑英大言不惭地说:“吾建文帝也。”
岑英十分惊恐,将这个僧人押解到北京。
1440年,庚申年(猴年);明正统五年。
正统为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起止时间为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朝使用该年号共十四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年九月明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明代宗即位后次年改元景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发生的大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发生的大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