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故事

kodinid 3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长城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活长城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长城典故?
  2. 明长城具体修建年代?

明长城典故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经近两年的调查与测量,于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洪武五年 (1372),出兵15万分二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洪武二十年 明长城辽东

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故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387),大将军冯胜、蓝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永乐八至二十二年(1410~1424)的 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自长安岭(今宣化境内)迤西,至洗马林(今山西天镇),皆筑石垣,深壕堑”(《明会要》卷63边防),即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故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两家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女婿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从门外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杞梁当民夫抓走了。

明长城具体修建年代?

明长城是由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开始修建。

修筑长城成为朝廷的重点工程,朱元璋任命的总工是大将徐达,派他去构建北京北边和东边的长城。上次打了败仗,徐达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来,总想着将功补过,他不敢有一丝的懈怠,他一边养兵,一边在重点地区筑城建关,加强北部边疆的防御。

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明朝活长城的历史故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徐达有功于朱姓***,朱元璋曾想把自己做吴王时的府宅赐与徐达,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徐达的儿子。亲上加亲,使两家的关系更亲近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徐达是明长城建筑史上第一人,明长城修筑的工程技术和防御功能,都超过了以往各朝代修筑的长城。在建筑结构上,***用砖、石结构,用砖、石砌墙,中间填夯土或砌碎石。在西部地区,就以黄土夯墙为主,重要地段的长城,用砖、石包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活长城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活长城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长城 明朝 孟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