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学通论,明代史学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史学通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学通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崇祯皇帝铲除阉党,你怎么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崇祯皇帝铲除阉党,你怎么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明朝社会好像是个特例。除了太祖和成祖,其他时代,皇权总是在宦官操弄和官僚抑制中摇摆,特别是明朝后期,尤为明显。万历年间,张居正为代表的官僚阶层和冯保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内外勾结,更是将皇权架空到空前地步。所以朱翊钧在张居正死后,***取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一下子既将死后的恩师差点掘坟鞭尸,又将从小抱着自己长大的冯保抄家贬逐。即便如此,万历最后还是发现,自己夺回皇权的梦想依然难以实现。

回到崇祯朱由检,他是因为同父异母的哥哥朱由校不得善终,而又没有子嗣,才登上皇位。而明熹宗朱由校在位七年,可是由于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又身患重疾,于是不得不重用宦官魏忠贤,自己几乎不过问朝政。这位“木匠皇帝”的举止,养异遗患,使得这一时期整个明朝由宦官专权,官僚阶层大权旁落,整个朝廷只知“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而不知“万岁”。这些使得明熹宗的五弟信王朱由检很看不惯。

明朝历史学通论,明代史学-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有甚者是当朱由校病及临终,想传位给朱由检的时候,魏忠贤却极力反对,因为他不希望一个成年人来当皇帝,而更希望扶持一个小皇帝,自己可以继续当“太上皇”。于是朱由检和魏忠贤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朱由检由信王变成崇祯以后,立即拿魏忠贤开刀,彻底打击了阉党擅权。崇祯这一举止,的确夺回了皇权,可是由于他自己的无能,即使皇权在手,也没有用好,最终败在无人可信,无人可用上面!最具讽刺意义的是,他最后吊死在景山歪脖子树上的同时,他的身边仅剩的一个陪伴,依然是宦官太监

明朝初期是宗室集团,勋贵阶层,文官集团三足鼎立,皇帝皇权在中间游刃有余。

明朝历史学通论,明代史学-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靖难之役后,朱棣继续剥夺藩王的权力,明朝宗室力量逐渐消亡。

土木堡之变后,勋贵集团全军覆没,一蹶不振。

大鼎的三只脚断了两条,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皇帝皇权收到极大限制,政令不出京城。

明朝历史学通论,明代史学-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中后期皇帝被迫提拔宦官势力加上分化瓦解文官集团的势力,组成自己的力量,与文官集团对抗。这就是所谓的阉党。

除掉阉党,撤除厂卫,撤回稅监,结果就是没人替皇帝办事,替皇帝探听情报,替皇帝捞钱,替皇帝监督官僚集团。

崇祯本来就不是作为皇帝培养的,对这一切根本不明白,比天启差远了。这属于自断手脚,自剐耳目的蠢招。

祟祯皇帝在取得政权后,立刻铲除奄党,彻底让魏忠贤退出了大明***的核心,使其上吊***,党羽土崩瓦解!这一困绕大明正体的毒瘤彻底破灭!在当时是非常政确的举动!因为魏忠贤等阉党己无知无畏,做事没了底线!尾大不掉,必须去之。但有利必有(必),也造成了以东林党为首的党派势力!待续

题主既然问的是铲除阉党,而非魏忠贤。那么所指就应该是持续到崇祯二年的那次大规模朝堂清洗。这次清洗共计凌迟2人、斩立决6人,秋后问斩19人,充军11人,其他流放、收监、革职200余人,将天启年间横行一时的阉党扫荡一空。对这个事件老朽的看法是崇祯的手段可圈可点、但战略思路一塌糊涂。

一般史学通论,铲除阉党这一***的起点是在崇祯登基不久,杨所修和杨维垣上书弹劾阉党五虎之首崔呈秀。这其实是朝堂对崇祯的一次试探,因为弹劾的这个两个人不都是东林党,杨维垣是个阉党。崇祯对此的反应颇为成熟,他没有像天启一样斥责两个人,给了东林党自己不同于天启的信号;又在崔呈秀上疏自辩求去时加以慰留,给了阉党侥幸心理。让东林党心怀希望继续攻击,又避免阉党警觉,这样的手腕全然不是一个少年该有的。

但朝堂的险恶在于双方都会逆向思维,东林党很快就玩了一次***性的反向操作。杨所修又让人上书替崔呈秀辩解,遭到崇祯的斥责,并以结交内侍的罪名下狱。崇祯也又玩了一次只可意会的故智,既让东林党知道自己准备动手,又避免让阉党狗急跳墙。此时东林党已经知道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明白崇祯心意的东林党安排陆澄原、钱元悫等直接弹劾魏忠贤,这个举动引起了阉党的警觉。崇祯则把这些弹劾留中,不加任何处理,再次给了阉党几分侥幸心理。直到嘉兴贡生钱嘉徵劾忠贤十大罪,崇祯才安排人读给魏忠贤听。贡生弹劾一事非常耐人寻味,这件事有个重大的漏洞,贡生是没有资格弹劾别人的。一些资料显示,钱嘉徵是先把弹劾给了某言官代呈,言官不敢,他又把这个言官加进去一块弹劾。那么后一份弹劾是怎么传到崇祯手里的?没有找到记载,弹劾完毕后,钱嘉徵回到故乡再也不提及此事。

崇祯拿到弹劾书后的处理依然可圈可点,他让人读给魏忠贤听,吓的魏忠贤伏地不起,不敢自辩,整个阉党再次紧张起来。然后将魏忠贤打发去凤阳守陵,当阉党以为此事到此为止,松一口气的时候,他马上以魏忠贤沿路多带亡命之徒的由头派人捉拿,准备下狱。反复提着阉党这口气,用连环的时间差,将阉党玩弄于股掌之中。

离开党羽、孤立无援的魏忠贤被迫***,崇祯立刻将内宫的客氏鞭打而死,避免卧榻之变。至此阉党群龙无首,只能束手就擒,***的***,下狱的下狱,到了崇祯二年三月就彻底灰飞烟灭。

崇祯这一系列的操作颇有守则藏九地之下,攻则动九天之上的兵法意味,难怪少年秉政的他在当时被视为英主,很多朝臣甚至认为大明再兴可期。

上面写的手段确实可圈可点,但在老朽看来,这相当于一套眼花缭乱的降龙十八掌下来,打死了院子里那条瘸腿老狗。崇祯根本没必要费这么多脑细胞,魏忠贤所有的权力都来自***,收拾他随便找点证据,一纸诏书就够了。阉党也不是不能清洗,但清洗之后得换成听自己话的人,而不是换成东林党。

崇祯始终没明白放权和制衡的边界在哪里,所以在大战略上惨不忍睹。阉党在天启朝是作为平衡力量存在的,兼具为皇帝敛财和干脏活的功能。崇祯上来就一顿王八拳把它给铲除掉,然后就不管了,彻底放权给东林。等到朝堂上被掣肘、穷的揭不开锅,脏活也没人干时又想收权,再扶植一个新阉党,早干什么去了?

放出去的权力哪那么好收的?万历要死要活的赌气十几年不上朝都没全收回来,天启玩命的推魏忠贤也才勉强维持个平局。权力若不再他手里,他又拿什么去扶植新阉党,连钱都没有,谁还能替他卖命干脏活?也就是说崇祯自己亲手打破了朝堂的权力平衡,自己挖坑把自己埋掉,纵然他多勤政简朴,甚至***殉国,我都很难对他有太多同情之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学通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学通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崇祯 忠贤 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