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皇帝后裔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皇帝后裔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存明代藩王后裔?
据了解,现在壮汉庙村的霰氏族人就是避难至此的衡王后人。衡王府被抄后,衡王朱由棷的儿子朱安和女儿朱嫣在王妃洪英瑶的带领下混入戏班子逃离王府,为逃避清廷追杀,保全性命,逃入青州南部大山深坳的圣水峪。
朱宸濠(1479年—1520年),明代宁王朱权的第四代继承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康王朱觐钧庶子,祖籍安徽凤阳,出生于南昌。“宸濠之乱(也称宁王之乱)”的发起者。
成化十二年(1476年),生于上高王府。朱宸濠初封上高郡王。弘治十年(14***年),袭封宁王。正德二年(1507年),贿赂近臣刘瑾、钱宁、伶人臧贤等人,恢复宁王护卫,畜养亡命之徒,强夺官民,劫掠商贾,密谋起兵。企图以子入嗣明武宗,谋夺皇位。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告发后,明武宗收缴护卫,勒令还田。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十万造反。杀死江西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以李士实、刘养正为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发檄各地,指斥朝廷,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占安庆,终为赣南巡抚王守仁所俘,押送南京,废为庶人,论罪伏诛,封国废除。
朱瞻基后裔?
明宣宗朱瞻基只有两子,长子朱祁镇,即明英宗正统帝(后期改年号天顺),其后的帝系都是英宗一脉(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次子朱祁钰,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以监国登基称帝,年号景泰,是为明代宗,在位期间力挽狂澜,拯救大明于覆灭,重用于谦等能臣,景泰八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复辟改元天顺,一个月之后代宗驾崩,未留有子嗣。
次子 明代宗朱祁钰,吴贤妃所生
女儿
长女顺德公主,母胡皇后。
次女永清公主, 母胡皇后。
三女常德公主, 母孝恭章皇后孙氏。
人物生平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长子朱祁镇在去世后继位,年号正统,是为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为瓦剌所俘虏。永谢布首领阿鲁台之后伯颜帖木儿以其族人之女博罗赠与英宗,为英宗育有一子,此后一直留在蒙古。其母孙太后以其弟成王朱祁钰监国,不久之后以其为帝,年号景泰,是为明代宗,以英宗为太上皇。明代宗继位后,废英宗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己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之后朱见济早殇。瓦剌首领也先在无法击败明朝的情况下,与明议和,归还英宗,代总将之软禁与南宫。后英宗在武将石亨、文官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的支持下,发动南宫之变(夺门之变),得以复位,改年号天顺,复其子朱见深太子之位。
英宗驾崩后,传位于朱见深,年号成化,是为明宪宗。
明宪宗与瑶族女纪氏生子朱佑樘,宪宗驾崩后,朱佑樘继位,年号弘治,是为明孝宗。
明孝宗与皇后张氏生独子朱厚照,孝宗驾崩后朱厚照继位,年号正德,是为明武宗。
明武宗无嗣,其驾崩后,内阁首辅杨廷和拥戴明孝宗之弟兴献王朱佑阮之子朱厚熜为帝,年号嘉靖,是为明世宗。
明世宗驾崩后,其子朱载垕继位,年号隆庆,是为明穆宗。
明穆宗驾崩后,其子朱翊钧继位,年号万历,是为明神宗。万历与宫女王氏生太子朱常洛,与郑贵妃生福王朱常洵,后被李自成所杀,又有子桂王朱常瀛。
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是为明光宗。光宗生子朱由校、朱由检。
光宗驾崩后,长子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是为明熹宗。
明熹宗无嗣,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南明以其为明毅宗,清以之为明思宗。明思宗生子朱慈烺、朱慈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皇帝后裔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皇帝后裔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