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武当山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武当山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皇帝为什么要修武当山?
因为武当山自古以来便是道教圣地,明朝时,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
再一个,武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并影响至今。
明朝皇帝大多信奉道教,比如嘉靖帝,名副其实的道教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躲在神深功修仙炼丹。所以,修武当山不足为奇。
武当山的历史?
武当山在汉高祖五年的时候所设置,在道教中视为玄天真武上帝的修炼圣地。
在公元前202年的时候,汉高祖置武当县,在汉末一直到魏晋隋唐时期,一直被视为求仙者的居住之地;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下令将武当山列为了“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位,自唐代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极其重视;明朝永乐年间的时候,成祖朱棣下令大修武当山,在永乐十五年的时候将其封为“大岳”,位置在五岳之上;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原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神得道飞升之地,因而太和山供奉玄武,有“非玄武不足以当之”的说法,于是后来改名为武当山。
武当山风景区:武当山,古称“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圣地、太极拳发源地、中国七大奇观、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中国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十佳风景区、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首届中国自驾车旅游S要牌的地士佳A旷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等数十项桂冠。
武当山多少年的历史?
武当山历史2200年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南部。秦朝时期因境内有武当山,所以设置武当县,属南阳郡。隋朝时期因境内有均水,所以设立均州,领武当、均阳两县。明朝洪武九年(1376)省武当县入均州,属湖广布政使司。武当道教诞生于东汉年间,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下面根据《水经注》《湖广图经志》《均州志》《续辑均州志》《太和山志》等书籍,对清朝以前的武当山行政沿革及道教管理进行梳理。
1400年的历史了在北宋尚未出现玄武神话以前,[2]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名山。武当山的名称在后汉时(126-221)已有之。《后汉书》记载有朱穆隐居于武当山。 南北朝时(386-582)郦道元(?-527)撰《水经注》,记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仙室、谢罗山等。 道教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为洞天福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编的《洞天福地》尚未把武当山列入其中。 到了杜光庭(850-933)在901年编《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则将武当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由此可见最迟在第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圣地之一了。
宋代以前有关武当山的文献并不多见。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后汉书》、《水经注》和《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外,另有唐代李吉甫(758-814)撰《元和郡县图志》, 都没有提到玄武。在北宋初期李昉(925-996)编《太平御览》卷四十三「武当山」条,引用的资料有《武当山记》、《南雍州记》、《阴君内传》,《甄异传》,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戴生、谢允等人,未提及玄武事迹。
乐史(925-1002)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武当山」条也没有关于玄武的记载。 此可以作为北宋初期人们尚未把武当山与玄武牵上关系的左证。
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在武当山大顶之北创建紫霄宫祭祀玄武, 可能是武当山上首座以祭祀玄武为主的宫观。到了南宋,玄武的信仰已经非常普遍,玄武修道武当山的传说已经深入民心。董素皇的《玄帝实录》对太和山,即武当山有较详细的描述,说明了武当山的地理位置是在海外,位于翼轸二星的下方。而且增加了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玄武道法,命他到武当山修行的情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武当山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武当山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